TechWeb文 卞海川
中國傳統的春節剛過,,比亞迪宣布兩款插混車型秦PLUS榮耀版和驅逐艦05榮耀版上市,起售價為7.98萬元。相較于上一版本冠軍版車型,新版本車型價格下降了2萬元,3月1日,比亞迪再次喊出“電比油低”,推出比亞迪宋Pro DM-i榮耀版,起售價10.98萬元,這意味著搭載比亞迪DM-i技術的A級SUV明星車型正式進入10萬區間。與此同時,包括同屬自主陣營及合資品牌的其他車企也不失時機地跟進,包括長安啟源、五菱汽車、哪吒汽車、北京現代、上汽通用都做出程度不同的降價舉措,據統計,僅3月1日一天之內,就有9家車企官宣降價或開啟限時優惠。
降本增效還是市場低迷?
如前言,今年春節過后車企的大幅降價和優惠,原因何在?
對此,有分析認為,近期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商在價格上做出讓步的底氣,來自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的不斷整合、提效,加上原材料價格近期處于低谷,預計未來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以比亞迪為例,和很多車企選擇把零部件交由第三方研發和生產不同,從上游原材料到中游重要零部件及整車制造,再到下游基礎設施、汽車服務和后市場,在深度垂直整合的優勢之下,其可以最大限度壓縮零部件環節的利潤,有效控制成本。
事實真的如此嗎?或者說事實只是因為國內車企已經完全具備了降本增效的能力?
這里我們不妨看下今年1-2月中國車市,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場的表現。
據統計,2024年1月,中國乘用車國內市場實現零售203.5萬輛,環比下降13.9%;新能源汽車降幅更大,1月賣出66.8萬輛,環比下降近四成,一些知名大品牌,包括比亞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環比下滑甚至超過40%。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銷量跳水,竟然發生在農歷新年前首購群體購車的黃金期。
進入2月,國內車市的頹勢仍未有減退的跡象,國內汽車整體的產銷量陷入同環比大幅下滑。具體來看,整體汽車產量為124.1萬輛,同比降低26.7%,環比降低39%;汽車銷量為110.9萬輛,同比減少21.6%,環比降低45.8%。大勢之下,新能源汽車領域同樣未能幸免產銷量的增速下滑,2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42.6萬輛,同比減少17.7%,環比降低42.3%;銷量為38.8萬輛,同比減少11.6%,環比減少42.1%。
由此可見,雖然供應鏈能力的提升讓國內部分車企有了降價的資本,但市場的低迷,車企以價換量恐怕才是主因。以比亞迪為例,2024年預定銷售目標為450萬輛,相較于2023年同比增長50%,如此頹勢之下,惟有降價才是硬道理,盡管這一舉措顯得有些無奈。
需要說明的是,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降也是車企降價的原因之一。例如占新能源車成本1/3左右的電池,過去一年,電池核心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從2022年50萬元/噸已經降到如今的8萬元/噸,如果換算到每臺汽車上,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可使單車成本下降近萬元是自然而然,并非是車企自身競爭力的表現。
短期效應明顯,長期隱患猶存
既然是市場低迷,那么降價歷來都是應對其屢試不爽的利器。
據第一財經報道,降價對于拉動消費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有比亞迪4S店銷售人員表示,兩款新車在上市前夕就有不少客戶收到消息并在上市當天即下訂,雖然只是春節后開工的第二天,但接待試駕的客戶已經超過8組,儼然一副門庭若市的景象。
除比亞迪外,這次跟隨其一同降價的長安啟源A05,雖然目前月銷量還不足3000臺,但經過降價促銷后銷量一直在穩步提升。
那么問題來了,在降價帶來銷量短期提升的同時,這種策略對于國內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會有何影響?
安邦智庫分析,這種降價競爭的策略可能會對電動車市場的長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價格的下降,利潤空間也將受到擠壓,這將給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帶來更大的挑戰。同時,這也將影響到汽車制造商的電動車戰略和未來的市場份額。
某知名車評人稱,車廠降價仿佛已進入群體事件里的踩踏狀態,大家爭先恐后地往安全出口沖,合理利潤、未來發展都顧不上了。只有等這一波恐慌式降價過去后,活下來的才有空喘口氣。但經歷了這一波降價風潮,價格體系也許不會回到過去的狀態,微利經營或將成為常態。
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價格走勢,崔東樹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碳酸鋰價格下跌、電池成本降低、造車成本下降,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形成規模效應,電動車產品擁有更多利潤空間。在未來幾年的高速增長中,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競爭注定非常激烈。
至于相關企業,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和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均在開工信中敲響警鐘稱,今年將迎來更為激烈的車市競爭。
基于上述專業機構、人士、企業的分析,有相關專家預測,未來三年國內車價或降30%。如果這個預測靠譜的話,對于市場和用戶來說,如果不是當下之急需,再等等不乏明智之舉,尤其是對于目前動輒大幾十萬的國內新能源車,即便其被宣傳的天花亂墜,現在入手頗有被割韭菜的意味,畢竟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之下,捂緊錢袋子,把錢花在刀刃上才是正舉。
來源:TechWeb.com.cn
作者:卞海川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1931
以上內容轉載自TechWeb.com.cn,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