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全資股東福州左海汽車有限公司退出,新增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全資股東。”
在最新股東變更通告中,青口控股自身并不是重點,重點是其所控制的東南(福建)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奇瑞收編東南的整條歷程脈絡已經出現:
·2022年傳出“奇瑞捷途整合東南汽車”;
·奇瑞通過在東南工廠制造旅行者T1等車盤活生產線;
·2024年奇瑞正式徹底將東南收入麾下。
一如吉利將力帆收編轉化給楓葉-睿藍,同時還拿下獵豹長沙工廠,奇瑞收東南也是汽車行業資源集中整合的又一個例子。
曾經 東南DX7月銷量上萬,DX3拿過小型SUV銷量靠前名次,而此后又銷量大面積崩盤。東南是中國自主品牌中走向衰敗的典型,被最近數年勢頭正盛的奇瑞整合,也在情理之中。
就像美國汽車產業當初也是上百品牌爭鋒,終于合并為底特律三巨頭,如今特斯拉雖然崛起,克萊斯勒卻委身海外。中國汽車產業的強弱兼并之路,不會和美國差異太大。
戰國紛亂的莽荒之火,終究將燒向統一的前方。
敲定徹底吞并
按照公告,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取代福州左海汽車有限公司,成為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新的全資股東。同時,劉昌安卸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由溫強康接任。
早在2022年,有一份PPT提前透露了奇瑞商用車板塊整合東南汽車的意圖,汽車公社當時發布過作品《奇瑞商用車“利東南”?》。
奇瑞和東南當事雙方沒有很明確的“澄清”或者證實。對當時年銷量萎縮到七八千輛的東南汽車來說,業界只是稍感意外,卻沒有真正驚訝,能夠被奇瑞收編,或許是這家曾經輝煌的東南區域車企最好的歸宿。
2022年9月份開始,東南汽車的產銷量數據中,突然出現了捷途JT的身影。此時,奇瑞安排東南工廠制造旅行者T1等車盤活生產線。
此后,有觀察人士發現東南新款DX5改掛捷途LOGO,并認為該車即將出口。
2024年1月,上海市監局網站發布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公示顯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州左海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奇瑞股份收購左海汽車擁有的福州青口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
此刻,復盤兩年前那份規劃PPT非常有意思。
當時,奇瑞和東南的規劃被分為三個階段,東南汽車希望用80%股權換取奇瑞技術支持。
第一階段,2022年,目標是實現2.4萬輛銷量,保全東南汽車資質,進一步激活企業。
東南委托奇瑞進行管理,對3款現有車型做適應性開發、出口認證費用3億元,每輛車物流補貼0.5萬元,每輛銷售費用1萬元,啟動三個車型改款,費用10億元。
第二階段,2023年,目標是實現7.5萬輛銷量,東南汽車將對奇瑞車型進行換標申請,公告銷售其改款車型產品,對生產線改造,實現本地生產東南新能源汽車。
汽車公社查詢了乘聯會數據,發現東南汽車在2023年全年只統計到823輛,和7.5萬輛目標相去甚遠。但如今東南汽車仍然同意奇瑞全盤接管,或許是由于貼牌銷量被納入了捷途汽車的緣故。
2023年,捷途全品牌批發銷量315,167輛,其中被傳和東南存在關聯的車型,旅行者37,738輛,大圣86,108輛。當然,捷途車型主要生產基地還是開封工廠,但東南應該是從發展勢頭中看到了未來最合理的路徑。
第三階段是2024年之后,雙方聯合開發完成三款新車型,并且年銷量達到15萬輛,新建完成25萬輛東南汽車生產基地,奇瑞將剩余10億開發費用在2024年進行投入。
銷量目標非常宏大,雙方將在未來10年完成306萬輛的銷量,換算為每年三五十萬輛,營收達到2,730億元,將帶動零部件及相關產業價值2,178億元,合計近5,000億元。
收東南,為“東南”?
奇瑞為何要收購東南汽車?
如果以東南汽車的區域位置,去對照奇瑞的基地、市場分布,以及將來的出海計劃,則會有新的發現。
東南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于1995年11月成立,由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華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日本三菱三方共同組建,其中福汽集團(實際持股為福建省國資)持股50%,其它兩家公司各持股25%。2021年股權變動,三菱退出,福州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接手股權。
應該說,福汽旗下幾個乘用車板塊都未能得到較好的發展,福建奔馳圖眼前利益,股權拱手北京奔馳;新勢力云度始終掙扎不定,最后被均瑤集團收購;東南汽車曾經在2013年達到11.6萬輛銷量巔峰,但由于技術依賴三菱,缺少自主核心支撐,產品更迭不足,銷量持續滑坡,2021年開始,全年銷量跌破萬輛,只有8,426輛。
不過東南汽車手里掌握著福建一帶最主要的乘用車制造產能,這也是在尋求金主的時候有利的籌碼。
那么對奇瑞而言,產能分布以總部安徽蕪湖牽頭,還有奇瑞捷豹路虎常熟生產基地、常熟觀致生產基地、貴州貴陽新能源客車基地、河南開封開瑞微車和輕卡/捷途乘用車基地和內蒙古鄂爾多斯SUV和皮卡基地等,大體上覆蓋了華東、華北、西南,但在東南和西北方向未有布局。
再從汽車大觀園整理的2023年吉利和奇瑞主要省份銷量分布看,奇瑞第二大省份市場為廣東,僅次于大本營安徽。因而東南市場對奇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既然東南沿海市場重要,卻缺少產能分布,那么東南汽車福建基地就給奇瑞提供了較好的填補可能。在規劃PPT中,也有內容指出“并改造生產線,以滿足其類產品在福州本地生產”,廣東和福建兩省都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奇瑞落子東南之后,有利于強化廣東,挖潛福建。
更重要的是,東南沿海并不只是為了國內市場,更方便輻射到東盟區域。
眾所周知,奇瑞一直是國內“汽車出口大戶”。而東南亞恰恰是奇瑞重鎮,從多年前東方之子進入馬來西亞,到一度著手在越南建立第17個海外工廠,乃至新加坡出現過“天價奇瑞QQ名單”,都意味著東盟市場在奇瑞出口棋局里異常重要。
2024年2月,奇瑞拿下了國內車企銷量第一的頭銜,堪稱久違的冠軍。不過無論哪家車企,每一次擴張,都是榮耀和風險并存的黑白兩面。
“多生孩子好打架”讓奇瑞嘗過甜頭也品過苦楚。收編東南之后,從規劃中看,雖然捷途車型先行,似乎并未徹底取消東南品牌。對奇瑞來說,是否又該考慮“拖油瓶”效應了?
不過無論如何,中國汽車市場的強弱兼并大勢,仍然不可阻擋,終究這是滾滾向前歷史的車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197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