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Vinfast、比亞迪、特斯拉、雷諾、日產、奔馳......一眾全球性車企正在加速趕往印度,面對這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這是一塊不容忽視的大蛋糕,而印度也逐漸松動準備張開懷抱。
那么,印度的車市表現到底如何呢?印度汽車經銷商協會聯合會(FADA)4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印度汽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3.14%,達到213萬輛。兩輪車和三輪車分別增長了5%和17%,而乘用車、拖拉機和商用車則分別下降了6%、3%和6%。
印度乘用車市場在2024年第一季度增長了11.6%,批發量達到11,35,482輛,這是歷年歷史上第一季度銷量最高的數字。為了完成大量批發后的零售目標,除了少數在印度市場非常成功的產品外,制造商和經銷商也紛紛給予折扣。
FADA總裁ManishRaj Singhania在接受采訪時指出,SUV的增長速度將繼續快于乘用車市場,并可能占據55-60%的份額。他指出,在本財年推出的所有產品中,70-80%計劃用于SUV領域。“隨著道路基礎設施、交通便利性和家庭出游的改善,SUV的銷售將進一步增長。”
馬魯蒂鈴木繼續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上個月已增至40.5%。塔塔汽車公司以13.8%的份額排名第二,較同期的14.18%有所下降。緊隨其后的是現代汽車印度公司、馬恒達汽車公司、起亞汽車公司和豐田基洛斯卡汽車公司。
據FADA稱,3月31日新能源補貼到期導致電動汽車銷量激增,兩輪電動車市場份額首次躍升至9.12%。相關人士表示,積極的市場情緒受到季節性事件、汽車供應改善和財政激勵措施的支撐。“盡管面臨市場波動和激烈競爭,但該行業正在戰略性發展,特別是在高端和電動汽車類別。”
在兩輪車類別中,Hero Motocorp繼續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已升至32%,本田摩托車和踏板車印度公司(Honda Motorcycleand Scooter India)的份額為22%,TVS Motor Company排名第三,份額為16.5%。其次是Bajaj Auto,市場份額為11%。
另一方面,三輪車細分市場的銷售創下零售歷史新高。Singhania強調,三輪車市場已轉向電動汽車領域,并將在2025財年繼續促進增長。Bajaj Auto3月份在三輪汽車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占據36%的份額,比亞喬汽車(Piaggio Vehicles)和馬恒達緊隨其后,分別占據9%和6%的市場份額。
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電動汽車(BEV)銷量達到創紀錄的486,669輛,與2023年同期的347,676輛相比,同比增長超過40%。本季度電動汽車市場每月銷量持續突破10萬輛大關,3月份銷量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204,337輛。
根據道路運輸和公路部通過其Vahan Dashboara發布的數據,電動汽車占汽車總銷量的7.9%,2024年第一季度總計6,157,070輛。印度目前注冊的電動汽車數量超過395萬輛。
2024年第一季度,電動四輪車銷量為20,963輛,占總銷量的4%。塔塔汽車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電動四輪汽車制造商,售出14,075輛。其他主要參與者包括MG名爵(3,215)、馬恒達(1,982)、現代(436)和比亞迪印度(350)。
今年早些時候,議會工業常設委員會建議政府將新能源補貼計劃第二階段在2024年3月31日之后至少延長三年,以使電動汽車成為印度汽車市場的常態。
3月,重工業部啟動了2024年電動汽車推廣計劃,資金達50億盧比(約合6034萬美元)。該計劃計劃于2024年4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間,針對電動兩輪車和三輪車,包括電動人力車、電動推車和L5類車輛。
2023年,盡管印度的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0%,但其電動汽車(BEV)銷量幾乎翻倍,占整體光伏銷量的2%。電動汽車激增可歸因于多種因素,包括城市消費者興趣的增加、政府舉措、基礎設施發展以及對氣候變化的擔憂。
憑借強大的產品組合以及與Uber的戰略合作,塔塔汽車在2023年占據了該國電動汽車市場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額,但部分份額被馬恒達和比亞迪奪走。馬恒達的產品組合中僅一款車型就實現了2476%的增長,成為2023年增長最快的品牌,其次是比亞迪和MG名爵汽車。
馬恒達的增長可歸因于其圍繞2023年推出的全電動SUV XUV400所做的積極營銷努力。比亞迪在印度的產品陣容中只有兩款車型——e6MPV和Atto3 SUV,但2023年的增長超過1500%。盡管屬于高端類別,比亞迪仍躋身印度電動汽車品牌前五名,取得了顯著的成功。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印度乘用車車型銷售跟蹤報告,預計2024年印度電動汽車銷量將增長66%,占乘用車總銷量的4%。展望2030年,電動汽車預計將占印度光伏銷量的近三分之一。
業內人士指出,印度的電動汽車行業正處于顯著增長的階段。在Ola、Reliance New Energy以及ACC Energy Storage等領軍企業的推動下,加之印度制造計劃的扶持,電動汽車電池制造業的興起有望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并推動電動汽車的銷售量提升。
政府的激勵措施,如先進化學電池(ACC)的PLI計劃和最近將價值超過35,000美元的電動汽車進口關稅降低至15%,已經重塑了市場規則。這些舉措不僅為特斯拉等國際大牌打開了市場大門,更顯示出印度正積極吸引重大投資,并致力于培育一個全新的電動汽車及其零部件供應商生態系統。這一切都是印度正迅速崛起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重要參與者的明顯信號。
隨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消費者吸引力的增強,我們可以預見到,新的市場參與者如特斯拉,以及快速增長的中國品牌如小米等將紛紛進駐印度,這無疑將激發全球第四大光伏市場的創新和競爭能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620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