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談一下什么是開起來最爽,最好開的電車。
電車車身太重,這對操控來說是致命的。加上車重提高后懸掛壓力很大,而年輕造車品牌又沒有很好的底盤調校能力,路感和人車溝通很差。
所以大部分電車速度上去以后,連轉個彎都是要小心一些。
那么有沒有開起來像燃油跑車一樣輕盈好溝通的電車?也是有的,例如保時捷Taycan。開起來就是很有樂趣的一輛車。
最近開過一輛電車,雖然它不一定有Taycan快,但日常在馬路上行駛感覺比保時捷Taycan還要爽。
奧迪e-tron GT 99.98萬元
我說的是奧迪e-tron GT,市場指導價為99.98萬元。
了解的朋友肯定會說,奧迪e-tron GT不就是保時捷Taycan么?都是同平臺車型,也就是J1平臺。
奧迪e-tron GT就是保時捷Taycan的兄弟車型,它們采用完全一樣的J1平臺和電機技術。e-tron GT對標的是Taycan 4S,后者的售價是116.8萬元起。
但兩者開起來還真是有很大不同。這里面的區別,就是作為百年豪華運動品牌,他們造車風格骨子里的不同。最終反映到產品上,奧迪e-tron GT和保時捷Taycan也呈現出不同的駕駛風格。
保時捷Taycan是那種很運動的風格,操控性和人車溝通當然非常棒,是最接近保時捷911的電動車。但是Taycan開起來對于大部分朋友來說,可能會因為過于運動,而缺乏了舒適性。
而奧迪e-tron GT,可以理解為調校沒有那么激進的保時捷Taycan,它的豪華舒適感增加許多。
奧迪e-tron GT正是開起來非常放松舒適,無需要緊張,讓你有機會細細品味人車溝通的樂趣,不需要很快的速度。
J1平臺是從保時捷技術發展而來。J1是非常特殊的結構,它只為高性能跑車設計,成本也非常高,所以奧迪暫時只有e-tron GT采用。
與所有豪華電動品牌不同的是,保時捷開發J1平臺之初就有一些前瞻性的技術構想,它們把Taycan和后來的奧迪e-tron定位為“跑車”,而不是豪華性能車。所以J1平臺從研發之初便納入三項世界首創的技術。
最大的亮點是,e-tron GT采用800V純電平臺,前后雙電機綜合輸出達350kW,最大扭矩為630Nm。還有它采用兩檔變速箱,具有15:1、8:1兩檔減速比,動力性能改善超10%。
這樣的動力加持下,e-tron GT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1秒,極速可以跑到245km/h。后者才是它的厲害之處,一般同級動力的電動車,往往只能跑到200km/h。
e-tron GT作為奧迪旗艦性能車,在燃油時代應該是奧迪R8的地位,可以說純電化把性能入門門檻拉低了許多。
有一點很大不同,奧迪e-tron GT的電池更大,采用93.4kWh電池,CLTC續航為480km。而Taycan 4S采用79.2kwh的電池,CLTC續航為461km。
甚至奧迪e-tron G的后排空間和舒適性也是不錯。
J1平臺創新性開發了電池與車身同體設計,將電池作車身結構之一,進行整體性設計。作為結構件的電池成為整車碰撞力傳導的一部分,而非被動地承受力。
奧迪e-tron GT把這種技術稱為“凹槽異形電池設計”,結合了GT跑車級性能和休旅舒適性,為后排乘客提供更寬敞的腳部空間。加上e-tron GT搭配三腔室自適應空氣懸架系統,實現了性能與舒適之間的平衡。
與保時捷Taycan有何不同?
不過奧迪e-tron GT這些數據只是對標保時捷Taycan舊款車型,而新一代Taycan車型已經發布,已經進入交付中。新保時捷Taycan性能又會大幅被拉高,但是舒適性和駕駛感如何,還是要試駕過后才能給結論。
采用同樣J1平臺的奧迪e-tron,在99.98萬元定價低于Taycan的同時,續航和與配置更高。能不能在性能豪華跑車時間有一番作為?顯然銷量已經給出了一定的答案。
最大的問題是,e-tron GT作為奧迪旗艦電動性能車。雖然有速度,仍然達不到R8的駕駛樂趣和地位。
在最高端的超跑領域,電動車依然需要努力。而從品牌上,奧迪顯然與無法與保時捷相提并論。這就是e-tron GT的尷尬。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AutoLab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7384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