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Auto攝
作者|劉楊
編輯|蘇鵬
吉利的汽車業務布局以廣見長,旗下品牌覆蓋汽車產業絕大多數的細分市場。
2022年7月12日,吉利正式發布了RADAR雷達汽車品牌,聚焦于皮卡細分市場。同年11月,雷達旗下首款產品雷達RD6正式上市。新車基于國內首個原生純電皮卡平臺M.A.P雷達瀚海平臺打造,是首個實現真正乘用化的純電動皮卡產品。
善于布局的吉利,試圖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開辟出一條嶄新的藍海賽道。
憑借雷達RD6一款產品,雷達汽車在2023年共銷售新車4681輛,占據新能源皮卡市場62.42%的份額。雷達汽車在細分市場取得了成功,但放眼整個中國皮卡市場50萬輛左右的規模,雷達汽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4月23日雷達地平線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配置,售價區間為18.18-22.18萬元。新車搭載前后雙電機,峰值總功率315kW,峰值總扭矩594N·m,搭載智能全地形反饋系統,可智能調節四輪扭矩分配,零百加速4.5秒;最大爬坡度95%、最大涉水深度815mm、最短轉彎半徑3.5m、最大額定載重865kg、最大拖拽3000kg,并配備智能掉頭功能。占據電動化技術路線優勢的雷達地平線將動力、通過性,以及裝載能力等產品力拉滿。
目前在皮卡車這一細分市場,燃油車型占據著絕對的統治地位。雷達汽車想要從中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需要充分發揮電動化技術路線帶來的紅利,打造差異化優勢,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群體。
相較于轎車、SUV等主流乘用車車型,皮卡車在生活中的使用更偏向場景化,拉貨、搬家、農用等詞語已經深深的與皮卡車型綁定。為了擴展受眾群體,雷達汽車試圖營造出更多的用車場景。
雷達汽車相關工作人員告訴36氪Auto,雷達地平線兼顧商用和乘用車屬性,除了商用、農用場景外,當下流行的露營、垂釣等戶外玩樂場景是雷達想要開拓的新場景。
雷達地平線配備了最大21kW的外放電功能,支持380V工業/商業和220V家用放電需求,這為其打造戶外物聯生態提供了足夠的支持,其智能生態品類可并發接入數量超100個。
雷達汽車的意圖很明顯,利用電動化技術路線帶來的紅利,打破皮卡車在人們心中固有的“糙漢”形象。引導用戶將皮卡從功能性用車這一區間剝離出來,使其與轎車、SUV等主流乘用車型站在同一條賽道中。
雷達地平線的駕駛感受也的確更像是一臺新能源SUV,底盤部分配備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座艙內部配備了一塊大屏幕,基本集成了車內所有的控制系統,并支持語音控制,同時配備L2級輔助駕駛、540度全景影像、智能拖拽,以及載貨量可顯示等功能。
這樣的智能化配置讓其在與傳統燃油皮卡的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但處在高階智駕普遍上車的2024年,雷達還需要盡快提升智駕水平,讓產品在與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先一步走進新能源皮卡賽道讓雷達占據先入為主的優勢,同樣也意味著后來者將以其為主攻目標。福田將軍EV、鄭州銳騏6 EV、長安獵手、以及長城炮EV已經進入市場,特斯拉Cybertruck因造型問題暫時無法通過審批進入中國市場,除以上同為皮卡車型的對手外,雷達還要與其余新能源乘用車型競爭。
畢竟雷達要將用車場景擴展至日常生活,那就一定要與主流市場的新能源車型展開競爭。
隨著汽車產業向電動化高速轉型,嶄新的汽車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當一個新的品牌進入市場,如何讓消費者認識自己,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贏得用戶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有優勝者自然就有失意者。而當一家車企失去運營能力后,消費者們就需要獨自面對車機系統失靈、維修難等問題,這樣的風險自然沒有人愿意承擔。
不同于初創車企,雷達汽車作為一個初創品牌,背靠吉利汽車集團,得到了技術與運營渠道等方面的支持。盡管雷達汽車是獨立運營的品牌,但是其產品均可以在吉利4S店進行售后維修服務。
在經銷商渠道方面,截至2023年,吉利雷達共打造形象店、體驗店、場景店三級立體零售網絡共168家,覆蓋全國142個主要城市。據雷達汽車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雷達汽車計劃將零售網絡擴展至250家。
在補能體系方面,雷達汽車借助吉利集團優勢,接入了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運營商33家,共計44萬+充電終端,覆蓋全國340+城市,公充覆蓋率85%。計劃在2024年全面打通充電資源,實現充電網絡、數據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補能保障能力。
補能問題是純電動車型的通病,車企們通過改變補能方式、提高補能效率,以及不斷布局充電網絡來提高用戶的用車體驗。而皮卡作為相對特殊的車型,它對于補能的需求高于轎車、SUV等車型。
一位皮卡車愛好者告訴36氪Auto,他對于純電皮卡的續航有著十足的擔憂,遠距離和復雜路況是他在用車過程中很常見的情況,而純電皮卡的電能無法得到補充,在復雜路況下的救援工作同樣很難實施。
電動化技術路線帶來智能化優勢的同時,在續航里程以及補能的便利程度相對于燃油車是絕對的硬傷。不過純電動并不是電動化路線的唯一解,改變補能方式能夠有效解決現階段的難題,36氪Auto獲悉,雷達汽車計劃在未來推出采用插混、增程動力形式的車型。
當下汽車市場的內卷無處不在,一條新的賽道被開拓,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競爭對手涌入。卷配置、卷技術、卷智能化,最終都會卷向消費者們最在意的價格,對于車企則是考驗其成本控制能力。
在以規模化作為底層邏輯的汽車產業中,降本的前提便是擁有足夠的銷量規模,好消息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高速正增長階段。同時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3月我國皮卡市場累計銷售12.8萬輛,實現同比增長5.3%。
市場的增長為新能源皮卡這一賽道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終新能源皮卡的售價或許也將實現“油電同價”的景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未來汽車日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29239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