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味越來越濃了。
歐盟委員會本周宣布,經過近10個月的“深入調查”,計劃從今年7月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電動汽車加征關稅。在目前10%的關稅基礎上,擬征收17.4%-38.1%的臨時反補貼稅。
其中,將對比亞迪、吉利和上汽分別加征17.4%、20%和38.1%的關稅,其它制造商將征收21%,進口自中國的特斯拉汽車,可能采用單獨的稅率。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歐盟官方釋放“增稅”信號前,土耳其最先坐不住了,該國計劃把中國進口的車輛關稅提高至40%,相關決定將在30天以后生效。
新的關稅適用于所有燃料類車輛,每輛車征收的額外關稅將至少為700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萬元。
實際上,早在2023年,土耳其就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征40%的關稅,新規意味著包括燃油車在內,從中國進口的所有汽車,都將會被額外征收高達40%的關稅。
很快,上汽集團發布了公開聲明,表示“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深感失望”,相關措施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貿易規則,甚至可能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穩定和中歐經貿合作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蔚來汽車也表態稱,蔚來強烈反對用增收關稅這樣的方式阻止全球電動車的正常貿易,這對于全球的環保、減排和可持續發展而言是阻礙而非促進。對于歐盟的政策,該公司將持續關注、評估,并根據進展調整商業計劃。
面對增稅的可能性,特斯拉是最快宣布調整價格策略的制造商。預計從2024年7月1日起,特斯拉將提高其Model 3在歐洲國家的銷售價格,以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截至目前,特斯拉并沒有透露計劃提價的細節。特斯拉歐洲在售的車型,Model Y主要在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生產,如若歐盟加征關稅,對特斯拉影響最大的是中國生產并銷售到歐洲的Model 3。
有國內媒體報道,中國企業已要求政府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發起反傾銷調查,并對歐盟乳制品發起反補貼調查。
在商務部例行記者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也表示,根據中國相關法律法規和世貿組織規則,中國國內產業有權提起調查申請,維護正常市場競爭秩序和自身合法權益。
“對于國內產業提起的申請,調查機關將依法進行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調查機關將啟動立案程序,依法對外披露和發布公告。”
專家指出,對歐盟豬肉的調查,是一個合適的選項。一方面,可以避免傷害德國,因為該國對歐盟增稅一事持反對態度;另一方面,西班牙和法國是主要的豬肉供應國,這兩個國家支持歐盟加征關稅。
歐洲汽車制造業和中國的關系十分特殊,特別是德國這樣的老牌汽車強國,和中國汽車“雙向奔赴”歷時已久,很多政策,往往牽一發動全身。因此,即使歐盟有心限制中國汽車,在加增關稅這件事上,內部的核心成員國卻存在極大的分歧。
德國總理是歐盟增稅的反對者之一。
朔爾茨多次公開發聲,表示對中國電動車增加稅收是個“壞主意”。在他看來,俄烏沖突爆發以后,德國經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樣的大背景下,歐盟不應該在電動汽車方面“步美國后塵”,必須從大局考慮,保護整體商業往來的利益。
同屬德國陣營的大眾、寶馬和奔馳等制造商,也旗幟鮮明地反對歐盟征收更高的進口關稅。
從利益的角度考量,德國汽車制造商最容易受到任何反措施的影響,僅僅是2023年,該國近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首席發言人西蒙·舒茨直言,德國乃至歐洲亟需解決的問題,是本土汽車工業發展緩慢,且競爭乏力。加征關稅,對提高歐洲整體競爭力沒有任何幫助。
不僅如此,加征關稅意味著對中國不友好,失去中國的幫助,歐洲將無法獨立應對全球危機和氣候問題。“貿易保護主義不是正確的選擇,既不能給歐洲任何國家帶來實際利益,也不能從根本上避免貿易沖突,只有兩敗俱傷。”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如若歐盟采取增稅計劃,寶馬在中國制造的電動Mini將受到38.1%的最高關稅,這對其銷售前景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此外,華晨寶馬自2021年以來,就一直生產從中國出口到歐洲的電動寶馬iX3。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此前也表態稱,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加征關稅,不僅阻礙歐洲車企的發展,同時也會損害歐洲自身利益。
在他看來,保護主義勢必引發后續的很多負面反應,關稅回應關稅,以孤立取代合作。寶馬集團將堅定不移地擁護自由貿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405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