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寶馬宣布退出價格戰以來,多個寶馬4S店拒交新車。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全國多地寶馬4S店出現大規模拒不交車的情況,如果想要提車,銷售要求消費者加價才能提車,數額高達3萬元人民幣。
據消費者反饋,他們早前已按流程簽訂了購車協議,并支付了預定金,但臨近提車時,卻被告知需追加款項。
涉及車型主要集中在i3、ix3、3系等幾款車型上,多數消費者是在5月底6月初定的車,7月提車時被要求臨時加價3萬。
7月21日,寶馬4S店拒不交車的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榜榜首,引發熱議。
巧合的是,就在近日,有博主曝出,寶馬將退出價格戰,寶馬集團方面表示,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下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隨后,多家寶馬4S店開始漲價。
圖片來源:寶馬
寶馬“撕毀”合同?
從網友反饋的信息來看,遇到寶馬4S店拒交新車,加價提車的案例,涉及重慶、鄭州、深圳、蘇州、東莞等地,寶馬車主們發現,原本簽訂的購車合同在提車時遭遇了4S店的臨時變卦,要求額外支付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費用,否則拒絕交付車輛。
一位來自于鄭州的消費者表示:6月底在鄭州寶蓮祥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訂的車,車型為寶馬i3,合同已簽訂、定金已交完、貸款方案通過,當時客戶經理說四五天就能交付。但臨近交付時被告知車價要貴2萬,并且換成三年免息的金融方案,否則不讓提車。
綜合網上的信息來看,4S店拒不交付的理由各有不同,對于已經簽訂合同、交了定金的消費者,4S店銷售以“減產無車”或“價格上漲出不了票”等理由交不了車,而對于僅交定金的消費者,門店則回應“總部審批沒通過”等理由。
另外,雖然有部分消費者提到車,但過程十分艱辛,在手續齊全的情況下也是在多次催促多次后才能完成提車。
針對此事,有律師表示,消費者從4S店購買汽車是一種買賣合同關系,消費者已經與4S店簽訂了的合同且交付了定金,買賣合同成立并生效。4S店拒絕交車、采取臨時加價提車違反了合同約定,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民法典》的相關規定。
寶馬中國方面對此回應稱,“我們已經注意到相關內容,并在內部進行了初步調查,輿情涉及的案例都是個案,而且每一個案具體情況不盡相同。寶馬在積極跟相關經銷商溝通,敦促寶馬授權經銷商遵守《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消費者獲得滿意的服務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退出價格戰一事,華晨寶馬CEO戴鶴軒表示:“價格是由經銷商作為獨立的經營主體去確定的,寶馬會與上下游的伙伴都保持密集的討論,看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應該如何進行,以確保各方合作伙伴都能賺到足夠的錢,能夠活到未來。”
為了保價策略
就在4S店拒交新車的前幾天,寶馬“退出”價格戰的消息就在業內廣為流傳,盡管寶馬并未直接回應此事,但是寶馬集團方面表示,當前的中國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下半年,寶馬在中國市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
隨后,蓋世汽車注意到,多地寶馬4S店取消了此前的大幅優惠。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為了刺激銷量,寶馬就在推行降價策略。起初,寶馬的降價策略確實起到了促銷作用。
2023年,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共交付82.5萬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4.2%;其中BMW純電動車型全年銷量為10萬輛,同比增長138%。
這在大多數合資車企均在下滑來看,寶馬能取得如此的業績,已實屬不易,此時降價策略對于寶馬來說,起到的還是正向作用。
不過,隨著年初新一輪價格戰的開啟,加之自主車企加快推新速度,合資車企變得更為被動,寶馬僅有的降價策略也開始失效。
6月初,寶馬因i3、i5等純電車型大幅優惠,引發市場熱議, i3優惠后的裸車價約17萬元。
圖片來源:寶馬
然而,降價并未帶來銷量的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寶馬集團全球市場累計銷量為121.34萬輛(含寶馬、MINI、勞斯萊斯),同比下滑0.1%,其中寶馬品牌全球銷量同比增長2.3%至109.65萬輛。相反的是,寶馬中國市場則出現下滑態勢,上半年寶馬中國累計銷量為37.59萬輛(含寶馬和 MINI 品牌),同比下滑4.2%。
有行業人士認為,寶馬在華的降價策略并不會帶來銷量的增長,相反還會稀釋其品牌效應。
無奈之下,寶馬只得選擇保價,以維護品牌形象。目前,寶馬全系產品的價格均有所上調,漲幅在3萬-5萬元不等。
在堅持不降價的同時,寶馬還在加快推新的節奏。
據寶馬官方介紹,基于Neue Klasse純電專屬平臺,到2028年,寶馬將至少推出6款基于新平臺的電動車,其中包括將在2025年推出的全新一代寶馬iX3,以及2026年推出全新一代寶馬i3轎車等。
可以看出,為了維護品牌,寶馬正在做出改變。只是,面對蜂擁而至的價格戰,寶馬能否獨善其身,又能否堅持到新品的到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3844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