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7月初歐盟已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純電動車中征收高額的關稅,在此前10%的基礎上,對不同的車企加征17.4%至38.1%不等的臨時反補貼稅。該政策最長持續四個月,期間歐盟成員國將投票決定是否將其轉為為期五年的正式關稅。
這勢必會使得中國生產運往歐盟銷售的純電動車售價提高,直接導致7月起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們購買中國電動車需要付出更高昂的價格。
為此,在新關稅政策尚未生效之前的6月,歐洲部分經銷商和消費者進行了一波搶購,進而讓中國純電動車在歐洲的銷量創下單月新高。
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的數據顯示,6月中僅國品牌純電動車在歐洲(含歐盟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銷量超過2.3萬輛,環比增長72%。它們在歐洲純電動車市場中的份額也創下11%的歷史最高紀錄。
研究機構Jato Dynamics則稱,6月中國品牌在歐盟國家共計售出1.9萬輛純電,同比增長36%。
以上兩個機構的數據,均能證明6月中國純電動在歐盟乃至整個歐洲市場都高歌猛進。
與此同時,EV volumes的統計顯示,6月歐洲的電動車總銷量為29.4萬輛,環比只增長29.8%,同比更是下跌5%。其中,純電動銷量大致去年同期持平,插混則同比下跌15%。
中國純電搶購熱潮
那么到底哪些中國品牌受到了歐洲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青睞?各家的具體表現又如何?
根據Jato Dynamics的數據,在中國純電銷量的領軍者品牌中,6月MG銷量最高達到13,366輛,比5月的6,666輛的兩倍還多,上半年總銷量略低于去年同期,但也達到44,642輛。
從EV volumes公布的歐洲熱門電動車銷量TOP20來看,受關稅的影響,MG在歐洲最受歡迎的純電車型——MG 4,6月銷量創下進入該區域市場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9,877輛。
正是憑借著這樣的成績,6月MG 4不僅成為當月歐洲電動車市場的車型銷量季軍,僅次于銷量分別分為23,869輛和20,829輛的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而且還超過了來自歐洲大陸的大眾ID.3和雷諾Megane EV。
還值得一提的是,6月MG 4在歐洲各國的銷量也非常搶眼,比如在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的銷量沖高至4,492輛,挪威1,171輛,法國1,169輛,英國也有1,024輛。
MG 4之所以會如此受到歐洲消費者們的青睞,是因為加征關稅前它在歐洲的售價為3.199萬歐元起,而和其同級別的電動車中,歐洲本土的大眾ID.3價格則為3.999萬歐元起,相當于起售價就比后者便宜0.8萬歐元,約合6.2萬人民幣。
不過,研究機構Dataforce分析師也表示,6月歐洲售出的MG 4中有40%是由經銷商自行注冊。雖然該做法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經銷商這一行為的背后,說明他們對MG4的銷售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屆時再出售給消費者還是不需要繳納額外的關稅,價格依舊會相對便宜不少。
在歐盟純電銷量第二的中國品牌是比亞迪,由于Atto 3(即元Plus)以及海豹、海豚等車型的走量,6月售出3,958輛,同比增長350%,也比5月增加超過千余輛,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469%至17,048輛。其次,是長城6月銷量為563輛,上半年總售出2,218輛,而5月其銷量則為334輛,也有明顯的提升。
接下來的是小鵬,6月銷量雖不及長城,為412輛,但上半年總量卻略高為2,222輛,單月和累計同比增幅均達到上千。此外,紅旗、蔚來和極氪6月也分別售出162輛、142輛和122輛。
因此,除了MG,大多數中國品牌在歐盟乃至整個歐洲大陸的銷量并不算太高,但6月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增勢喜人,創造了較大的新增量,是6月該區域市場純電銷量相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當然,實際上不僅是自主品牌,還有部分其他品牌將國內生產制造的純電車型運往歐洲進行銷售,比如特斯拉Model 3、 沃爾沃EX30、沃爾沃EX90、寶馬iX3和達契亞Spring,它們同樣需要繳納臨時的關稅,只是納稅比例應該會明顯低于中國品牌,但價格大概率也會有一定的上浮。
因此,6月這些車型的銷量也有所增加。
以體量較大的特斯拉Model 3和沃爾沃EX30為例,這兩者均出現在EV volumes的6月歐洲電動車銷量TOP20榜單中。
6月,Model 3在歐洲的銷量達到20,829輛,創下2022年3月以來的新高,其中意大利銷量最高達到3,282輛,并以此今年內首次出現在意大利單月車型銷量十強中,英國3,111輛,法國1,821輛,荷蘭1,664輛和丹麥1,656輛。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 Y和Model 3,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也會運往海外銷售,歐洲正是目的地之一。
早在6月13日,特斯拉就宣布預計從2024年7月1日起,提高其Model 3汽車在歐洲國家的銷售價格,以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舉措。7月,特斯拉確實已將德國、荷蘭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Model 3價格上調了約1500歐元。
6月,沃爾沃EX30更是取得了上市以來在歐洲的最高紀錄9,420輛。沃爾沃雖是瑞典品牌,但歐洲在售的部分沃爾沃EX30是由中國生產制造的。
日前,有消息稱,為了應對歐洲的臨時關稅,沃爾沃正在將EX30和EX90的生產轉移到比利時。
還需要說明的是,除了上述中國制造的純電動車出現搶購熱潮,6月歐洲純電動車銷量能維持相對穩定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6月意大利政府為純電車型提供了2億歐元補貼,購買乘用車最高可獲5000歐元補貼,購買商用車最高可獲6000歐元補貼。這些補貼在9個小時內就被 “搶空”,近六成補貼被個人消費者領取,其余則被企業用戶領取。
因此,6月意大利的純電銷量同比增長117%至13,365輛。要知道,由于補貼的退出,今年前5個月意大利共計僅售出2.2萬輛純電車型,同比下跌18.7%。即,6月意大利的純電銷量甚至比前5個月的總和的一半還多。
綜上可知,歐盟對中國制造的純電車型加征關稅,的確會在一定時間內對中國品牌純電動車銷量造成負面影響,但由于良好的口碑和較高的認可度,后續隨著部分中國車企逐漸開始歐洲進行本土化生產,有效降低成本之后,性價比較高的它們依舊能繼續獲得大量消費者的青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4055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