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殺死特斯拉,最終卻人人被反殺。”
雖然不愿承認,但文章開篇這句略顯扎心的話,的確正在中國車市淋漓盡致的上演。剛剛過去的9月,隨著以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阿維塔07為首的“四小龍”紛紛駛入戰場,自主品牌繼猛攻Model 3之后,儼然開啟了對于Model Y入華以來最大的一次圍剿。
可,結果呢?
從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發布的終端成績單來看,上海工廠的交付量超過8.8萬輛,同比增長約20%。
其中,位于國內新車銷量達到7.2萬輛,同比增長66%,環比增長14%,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新高。進一步拆分,Model Y新車銷量達到4.8萬輛,Model 3新車銷量達到2.4萬輛。
面對上述炸裂的表現,不得不承認特斯拉分別位于中型SUV市場與中型轎車市場,競爭力與號召力依舊恐怖如斯。
當然,讀到這里,肯定會有質疑者認為:“單論9月終端成績單說明不了什么,畢竟四小龍都剛剛開啟交付,并未進入到穩態階段,展現出真正的實力。特斯拉究竟會不會被狠狠撕下一塊肉來,遠遠沒有到蓋棺定論的地步。”
對此,只能說:“讓我們且走且看,時間會給出答案。”
不過,理想客觀的講,后續特斯拉大概率會繼續在華大殺四方,真正遭殃的還是那些傳統合資品牌旗下的燃油車。而作為旁觀者,很多人其實都忽略了今天文章主角之所以熱銷的重要“催化劑”。
五年免息,遠超預期
本段開篇,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何特斯拉在華能夠繼續大殺四方?
就拿Model Y為例,實際上于內于外的原因非常明顯。首先,必須承認的是,單論其主銷版本所處25萬元左右的細分市場,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沒有什么像樣的對手。
換言之,Model Y一直能夠在相對輕松的“藍海”中收割。加之整個大盤電動化轉型的浪潮愈演愈烈,很大一批傳統燃油車用戶存在增購或者換購的需求,Model Y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的首選。
當然,除了外部環境的助推,自身的足夠突出才是本質。
必須承認,雖然推出已久,遲遲沒有迎來換代,只是進行一些“小修小補”,可Model Y在類似三電系統、續航真實度、能耗表現、智艙成熟度、駕駛質感包括補能體系等多維度,依舊表現的十分均衡。
與此同時,經歷了多次官降,售價同樣來到大家愿意接受的范圍之內。加之目前特斯拉在華的品牌光環,絕對還是非常有效的“加分項”,以及二手保值率能夠維持在比較可觀的水平線上。
匯總下來,還是那個老生常談的觀點:“目前身處中國車市,中型純電SUV買Model Y,仍然是最穩妥的選項,至少不會太過出錯。”
順勢,來到第二個問題:重要“催化劑”又是什么?
答案非常簡單,自北京時間7月1日正式推出,并且確定將延長至本月底的五年免息政策。
繼續拿Model Y為例,如果你現在選擇下定售價24.99萬元的后輪驅動版,最低只需首付7.99萬元,剩余五年每月還款金額為2833元。相較之前的五年低息貸款方案,怒省超2萬元。
“完全讓我沒什么壓力呀,首付不高,月供不僅能免息,又能拉長到五年,特斯拉這招的確挺高明。”
絕不是杜撰,簡簡單單的一段話,就來自于我身邊的友人。就在不久前,經歷兜兜轉轉,他最終選擇入手了售價23.19萬元的Model 3后輪驅動版。采用五年免息方案,首付7.99萬元,每月還款金額僅為2533元。
而在我心中,特斯拉的操作,更像一次“變相官降”。
如此方式,一方面真真切切的讓利消費者,另一邊又能暫時守住自己的產品均價與品牌形象,甚至可以說一舉兩得。當然,背后與Model 3與Model Y的整車毛利率具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密不可分。
反正,今年下半年,通過五年免息的金融政策,即便沒有直接“官降”,特斯拉在華仍取得了較為喜人的銷量表現,刺激效果遠超預期。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不禁愈發好奇:“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祭出的大殺招,為何自主品牌卻鮮有人跟進?更直白來講,中國車企在瘋狂內卷價格的同時,為何在金融方案上不愿推陳出新,采用新的玩法吸引潛客?”
自主品牌,何時跟進
實際上,特斯拉今年下半年,之所以順利推出五年免息的金融政策,除了與其整車毛利率具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密不可分,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由于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在華堅持著純直營的賣車模式。
而對于自主與合資陣營中的傳統車企,大多采用的則是經銷商模式。
這就不可避免的牽扯到一堆人的“蛋糕”,不僅僅只是主機廠的利益,更多是門店、個人、銀行的利益,所以想要跟進真正意義上的“五年免息”,無疑十分的艱難。
作為論據,走訪終端的過程中,發現相較全款購車,大多數4S店的銷售人員還是不遺余力的希望客戶能夠貸款購車。
畢竟,采用后一種方式門店才能賺得更多,其個人也能拿到更高的提成,尤其是當大環境日趨冷淡的現在。
甚至某些品牌,不惜打著所謂“五年免息”的幌子,進而收取較高的“金融服務費”,以及來自銀行的返點,從中變相牟利。此刻,其并非慈善之舉,而是精明的商業策略。
反正,身處這場充滿套路的買賣游戲中,稍有不慎消費者便會吃虧,時時刻刻需要跟經銷商斗智斗勇。
但就算已經非常小心翼翼,還是很容易成為待宰的羔羊。
也恰恰基于上述背景,越來越能理解為何堅持直營的特斯拉,一放出屬于它的大殺招,瞬間讓許許多多本身處在觀望中的潛客,愿意掏出真金白銀決定入手Model 3與Model Y。
無外乎:降低門檻、沒有套路、簡單透明。
由此轉換視角,五年免息既然傳統車企不好做或者不愿意做,那么幾家同樣堅持直營模式的新勢力造車呢?目前來看,大家普遍采取的還是沒有太大心意的兩年免息、五年低息金融方案。
而我,曾試圖揣摩它們的心理,“既然五年免息相當于變相官降,不如把需要我貼錢的部分,直接落地到最終售價上,帶給用戶的刺激更加直接。別到頭來我白白付出,消費者該不買還是不買。”
當然,望向更深處,大概率也與本就囊中羞澀的毛利率,以及產品自身的吸引力有關,不像特斯拉般的游刃有余。
不過,站在旁觀的角度,依舊希望有人愿意成為自主品牌中第一個吃螃蟹的存在。畢竟,五年免息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是誠意滿滿的普惠,尤其對于那些預算有限卻想往上夠一夠的用戶。
寫到這里,文章漸漸臨近尾聲,最后還是那個觀點:“隨著中國車市電動化轉型的愈發猛烈,大家卷技術、卷產品、卷價格,也是時候卷一卷更加靈活與重磅的金融購車方案了。”
人人都想殺死特斯拉,那么請學一學它的大殺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054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