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觸達消費痛點,也為了讓汽車產業的未來更具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汽車電氣化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深刻的記憶點。尤其是在中國,依托產業集群的優勢和汽車市場所蘊含的巨大消費潛力,更是進展飛速。
在純燃油車技術路線受限制,進而難以為消費者帶去更優越用車體驗的前提下,純電動、各類混動車型的大力發展,直接將整個市場環境進行了改寫。
曾經,有一句“世上只有兩種混動,一種是日系,一種是其他”在細分領域廣為流傳,此時的消費者認為,做好混動是中國車企遙不可及的夢想。但如今,增程式混動、插電式混動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而隨著市場新需求的不斷出現,中國車企更是未曾停下過腳步,對混動技術持續進行深度挖掘和迭代,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技術優化。
一時間,“卷”字成了全行業向前發展的深刻底色,但是,也正因為這樣,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在混動技術領域習得了一身本領。
如果說,新勢力的瘋狂擴張,是營銷和產品雙重助力的結果,那么,其他傳統中國車企能在諸多細分市場牢牢占據銷量前列,其最深層的原因,就是與之對技術的長久耕耘和普及脫不了干系。
其中,最早開展多種混動技術開發探索的廣汽傳祺,稱得上是中國品牌科技突圍的先行者。從2009年起16年的歷練中,廣汽傳祺在混動領域布局400+核心技術專利,終端市場贏得廣泛認可的傳祺超級混動技術,更是能作為中國混動技術進化的典型成果。
旗下最新推出的 傳祺M8大師超級混動版,對于新興需求的理解,亦是達到了新的行業高度:不求遙遙領先,更不無腦創造需求,一切圍繞技術提煉出的配置和系統,只會為消費者解決一切用車矛盾。
對混動技術的精益求精,是傳祺趕超同行的底氣
當前混動車市場究竟有多火熱?其實都不用我多說,特別是在清晰了解到使用混動車的優缺后和切身利益之間的關系后,大多數人選擇購買混動車的初衷,早已和“嘗鮮”脫離。
當中國消費者買車的宗旨,回到了如何滿足“通勤”、“家用”這些最基本的用車需求上,不受補能體系牽制的混動車,便是當前市場的最優解。
各類混動技術綜合了燃油車長途無憂的續航能力,以及電動車用車成本低的優勢,進而為消費者提供更優的用車體驗。便利性和燃油經濟性俱佳的產品屬性,更是拿捏住了所有以家用為主的潛在消費者。
至此,混動技術可以說是獲得了階段勝利,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車企,并沒有因一時的熱鬧而停滯不前,從初期的單純以降低油耗為目標,到眼下在此基礎上以如何提升整車操控與駕乘舒適度,乃至智能駕駛為追求,很明顯,任何一家都不想安于現狀。
若以混動技術的發展為參考,當通過技術優化讓整車的燃油經濟性降到一定程度后,什么的進化思路更適合這個時代的呢?
堅持自主研發和開放合作兩條腿走路,是廣汽傳祺在自研混動技術時,給自己定下的思路。可到了今天,這家抱著長遠理想的車企,很顯然從未打算僅靠豐田THS混動這一單一技能和友商競爭。
面對市場太多的不確定性和待挖潛力,向市場推出傳祺超級混動技術,乃至對全產品線加入混動的舉措,不說廣汽傳祺在解讀新消費需求上有多么透徹,但一定是走在了很多人前面的。
要知道,現在的用戶,早就不愿意為只會節能的混動車買單了。安全、高配、動力澎湃,外加舒適、平順、純電體驗趕超純電車的想法,基本是貫穿每一個消費者的購車手冊里的。
在有了這番背景后,再去看傳祺現階段最具技術前瞻性的GMC 400超級混動,這其中的技術演進,值得眾人仔細揣摩。
對比一向以混動技術為驕傲的日系混動,傳祺是將一具2.0TM混動專用發動機作為主動力,直接將將日系混動車普遍不擅長的動力輸出維持在了一個高位。而跟市面上常見的1.5T小排量發動機插混車型相比,傳祺2.0TM發動機在高速或者超車的時候動力輸出更加強勁,無需刻意拉高轉速,不僅在開起來更爽快,還沒有發動機高轉速工作時帶來的噪音。
提升舒適性的秘訣還有傳祺首創“階梯放電”電控策略和雙電機平行軸串并聯2檔DHT,讓車輛運行狀態更具接近純電動車,安靜且平順。該此種設計在繼承了AT換擋結構的優勢之余,匹配電機主動調速和扭矩補償,完全實現了整車無感換擋和模式切換。或許,你很難相信,作為一款仍帶有發動機的混動車可以做到行駛時的絕對安靜,但傳祺恰是用這一系列的技術突破和創新,讓旗下所以搭載GMC 400的車型有了堪比頂級豪車或純電動車的駕駛靜謐性。
而在消費者購車時最糾結的續航方面,傳祺一邊拿出智能電控平臺,它能根據導航實時路況,提前規劃動力電池電量,擁堵路況下減少發動機的介入,以便有效提升電驅行駛的里程比例;一邊,努力將發動機最高熱效率提升到40.23%,利用此項動力優化的手段,降低燃油消耗量,再次從側面提升整車總續航。
至于安全性上,傳祺引以為傲的彈匣HEV電池,所采用的國內首搭在同類車型上的高效冷媒直冷技術,完全可以用可靠的熱管理系統,將冷卻效率提升100%,直接和同行拉開差距。
再好看的數據,也要實測來驗證。今年夏天,中汽中心把傳祺M8大師超級混動版運到了地表溫度接近80℃的吐魯番做測試。在8.74%(5°)的坡度上,傳祺M8大師超級混動版克服了重力、摩擦力的雙重考驗,成功拖拽7.1噸大車并連續爬坡行駛。這樣精彩的表現得益于其較傳統冷卻技術性能提高1倍的高效冷媒直冷電池,無懼40℃的超高溫環境,動力電池10秒峰值放電功率可達80kW。超高峰值的放電功率,在加速及高負載時爆發力更強。
高性能并不完全等同于“費油”,在高溫環境下的油耗測試中,傳祺M8超級大師混動實測成績為5.2L/100km,每公里能耗成本僅需0.39元(按照92汽油7.5元/升來計算),即使在極熱環境中依舊能帶來高效的節能表現。
說實話,在這個新能源車快速上量的時代風口,很多車企想盡快擴大基盤,容易忽略這些細枝末節的技術優化。而傳祺愿意從各個維度為混動這普及已久的技術進行持續升級,其對于消費需求的緊跟和洞察,是值得稱贊的。
混動技術多點開花,傳祺為行業樹立標尺
事實上,隨著技術的不斷拓展,這兩年,提及“混動”,我們也已清楚,早就不是單純指的是HEV,PHEV和REV等各類混動技術的全面爆發,是全行業都在見證的。
數據上,乘聯會也說了,在過去的9月份,狹義插混車的銷量已達39.4萬輛,同比增長更是到了102.2%,要是再加上批發了11.4萬輛的增程車,整個非純電新能源車,在細分市場的份額相比往年的32%(狹義插混23%、增程式8%)提升到了41%(狹義插混32%、增程式9%)。
面對市場需求變化,敢為人先的傳祺更是走在最前。
早在2009年,廣汽就開啟了對混動技術的探索,試圖從零起步,為自己建起一道嶄新的護城河。時隔3年,廣汽完成了首款混動車型“四驅混合動力傳祺”的開發,并實現200 臺示范運行。而后,更是在2014年,向市場推出了國內首款增程式混動車GA5 REV。
再往后,就如我們對于一家有著遠大抱負的企業所期待的那樣,從推出混動專用的發動機,到向合資公司輸出混動產品,或學習世界先進混動技術,直至打造出一整套混動技術生態鏈,廣汽傳祺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穩健。
GMC 2.0混動技術的面世,外界更是看到了傳祺在推動產業進步上的努力。搭載GMC 2.0的傳祺影酷、影豹等車型,憑借極致省油、動力澎湃、平順靜謐等優勢贏得消費者青睞。看似是技術賦能產品后的必然結果,實則,此種收到行業和市場雙重認可的表現,所反映出的就是,傳祺在面對技術圍獵時的堅定態度和十足的底氣。
眼下中國車企崛起,帶領中國純電和插混技術的把握上走在了世界前列,隨著采用傳祺超級混動系統的M8大師超級混動等新生代混動車型進入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將實現HEV領域的技術突破和領先,補齊中國新能源的最后一塊拼圖。
“2025年將是廣汽集團自主品牌插電產品的爆發之年。”此前,廣汽集團對外表示了,公司將計劃推出全新PHEV和REV車型,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可實現增程、直驅、并聯和純電等多種駕駛模式。
可見,傳祺很快會在現有的混動技術體系下,拿出更多迎合消費需求的新動力系統等,并以此應對更多硬碰硬的技術互搏。不管怎樣,就像廣汽一直堅信的發展思路,“堅持長期主義,保持戰略定力,闖過淘汰賽、躍過轉型期,力爭實現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傳祺在混動技術上加倍迭代的最終目的一定會落腳,全力推動全行業進步,讓“中國汽車”的金字招牌閃爍在世界舞臺之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163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