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7日,小鵬P7+上市了。
平心而論,結合其18.68萬元的起售價,以及誠意滿滿且學會做減法的產品力,這款B級純電轎車,儼然鎖定了成為又一輛“爆款”。24小時大定31,528輛,亦是最好的佐證。
但今天的文章,并不想展開分析小鵬P7+的市場前景究竟如何,或者說討論它能夠爬升到多高的位置。而是想借著其入場的契機,拋出一張令人思考頗多的實拍圖片。
從內容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各種配色的小鵬P7+,位于這家新勢力造車廣州工廠的空地上整整齊齊的逐一排開,伴隨著即將落下的夕陽,不知為何壓迫感十足。
相比之下,在我心中,更多感受到的則是小鵬P7+,想要做到“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的野心。
短短十個字,說起來輕松,做起來難。
作為媒體,實在見證了太多本身參數配置不差的新能源車,礙于拉胯的制造能力,最終只落得一個不溫不火的暗淡結局。至于說的是誰,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而過往經驗告訴我們,“機會轉瞬即逝,一旦搶占不了先發優勢,便會陷入到與后來者的纏斗之中。”
就像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那樣,“產品給不給力,決定的更多是銷量下限。與之對應,產能給不給力,決定的才是銷量上限。”
身處令人眼花繚亂、新品層出不窮的中國車市,消費者選購新能源車的耐心,目前來看普遍不會超過8周左右甚至更短。
換言之,最多等待兩個月的時間。
對于所有主機廠來說,除非你擁有十分傲人的品牌吸引力,讓大家沒有任何怨言的等待,或者在補償政策上令大家感到誠意滿滿無法拒絕。
不然,礙于制造端的拖累,誰都會面臨“煮熟鴨子飛了”的情況。
只要交付環節出現什么偏差與失誤,諸多虎視眈眈的勁敵,一定會沖上來大快朵頤的分羹。互相之間的訂單搶奪比比皆是,樸實無華的商戰就是這么不留情面。
還是那句話,“產能拉胯,立正挨打。”
也恰恰基于如此背景,化解困局的辦法肯定是多維度。譬如,提前與核心供應商的打合,為之后的擴產做好準備工作;譬如,老板絕不能做甩手掌柜,要對制造端的整體情況了如指掌;再譬如,對于直接負責人一定要有足夠的施壓,立下“軍令狀”都不為過……
理性客觀地講,每一項都必須做到。只有這樣,“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才不會是僅僅停留在自嗨層面的口號。當然,還有一點往往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囤貨”的重要性。
開篇小鵬P7+的那張圖片,已經能夠視為很好的論據。
再拿今年中國車市絕對的頂流,10月單車型破2萬輛大關的 小米SU7為例,其之所以能夠在上市初期短短32天之內做到交付破萬,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由于提前生產出的那幾千輛“創始版”車型。
一經發布,便能將它們源源不斷送到迫不及待的車主手中。一方面,聲勢浩大的打響了搶奪終端份額的第一槍;另一方面,也為其制造端緊鑼密鼓的爬產,爭取到了非常難得可貴的時間。
反觀極氪7X,雖然頂著特斯拉Model Y與包括樂道L60、智界R7、阿維塔07、全新智己LS6在內諸多競品的圍攻壓力,但從目前官方披露的數據來看,它還是在40天內將17,000輛新車交付到了自家車主手中。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這么夸張。
面對上述結果,一方面必須為這家擁有整個大吉利背書新勢力造車的爬產能力所點贊,另一方面同樣應該學習它囤貨的明智之舉。
當剩余幾位同期殺入中型SUV細分市場的選手,尚處上市與交付之間的空檔期時,極氪7X早就開始瘋狂的收割。
而大吉利旗下近期推出并且銷量爆棚的星愿以及銀河E5,兩款純電小車顯然同樣都嘗到了類似做法的甜頭。
由此不禁想起北京時間9月20日,樂道L60入場后,第二天專訪環節李斌那段引發巨大爭議的觀點。
“全球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推出一款新車,第一個月就能產1萬輛,這不符合行業的客觀規律,除非你囤一批車在那里,我們不想干這樣的事情。”
回頭來看,儼然感覺十分的諷刺,尤其是當得知樂道L60整個10月的交付量僅有4,319輛,心中更加的五味雜陳。
即便按照李斌對于這款產品目前制造端透露的規劃與節奏:“我們的預期是10月達到5000輛,12月達到1萬輛,明年1月至少達到1.6萬輛,明年3月攀升至2萬輛。”
乍一看,不算太差。
可問題是,本能通過囤貨的方式讓樂道L60的處境變得更好,為什么就不去做呢?今年的中國車市,每一家主機廠都處在充滿荊棘的叢林中搶肉吃,繼續佛系與溫吞水下去只會被狠狠教訓。
奈何,現在說什么都晚了,選擇死要面子活受罪,導致的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接下來,則寄希望制造端不要再掉鏈子。
而將視角放大,隨著電動化轉型的浪潮愈發猛烈,之前遵循的很多玩法都在發生顛覆。傳統燃油車時代,一款新品從預熱、亮相、預售、發布、交付,每一步幾乎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但到了智能電動車時代,競爭的殘酷程度遠遠超出想象。因此,很多環節都在壓縮與打合,講究極致的高效,“囤貨”便是衍生出的招數。
這就要求一款具有爆款潛質的新品,剛剛進入預熱階段,其對應的工廠已經開足馬力抓緊制造。到了上市環節,該品牌已經將幾千輛“底牌”牢牢握在手中,并且整個供應鏈也得以磨合完畢、迅速爬產。
如此做法,可謂一舉多得,也漸漸成為了大家必須要做的動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338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