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晚,北京汽車發布公告稱,于2024年12月11日,北汽投與現代汽車訂立協議,雙方同意根據各自于北京現代注冊資本的權益比例共同向北京現代注資10.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53億元,雙方分別注資約5.48億美元。注資將分期進行。
圖片來源:北京汽車公告截圖
于注資完成后,北京現代的注冊資本將增至40.74億美元,北京現代仍將由北汽投及現代汽車分別擁有50%,并將繼續作為本公司合營企業入賬。
對于銷量節節下滑的北京現代而言,雙方股東注資,無疑是給其打了一針強心劑,讓業內外看到北京現代仍然有競爭的可能。
一邊注資,一邊降本
對于此次增資,北京現代方面透露,按照“在中國,為全球”戰略,股東雙方將持續加大對北京現代品牌、技術、產品、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投入,改變當前合資企業簡單引進國際市場成熟產品的模式,通過加大投入和開放產品、技術平臺,幫助北京現代開發更符合中國市場的產品。
據了解,北京現代將依托現代中國(煙臺)技術研究中心、現代中國(上海)前瞻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加強本土智能化、電動化及前瞻技術的研發力量,為新產品賦能。
這也是北京現代想要釋放的信號,既不會放棄中國市場。
圖片來源:北京現代
事實上,作為韓系車的代表,北京現代在2013年-2016年年銷超過百萬臺,但近幾年的銷量表現均不盡人意。蓋世汽車研究院銷量數據顯示,北京現代2023年的銷量跌至24.24萬臺。
伴隨著銷量下降的,還有賣廠、裁員等試圖降本的舉措。
這兩年,北京現代一直在賣廠,此前,其北京順義一廠被理想汽車接盤。去年6月,現代汽車集團CEO張在勛還宣布:“將出售兩座在華工廠,目前正辦理停產工廠的出售手續。”
今年年初,經過多次流拍,北京現代汽車重慶工廠成功賣出,最后成交價僅有16.2億元。
據了解,原北京現代汽車重慶工廠是北京現代在國內建立的第五座工廠,于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竣工投產,位于重慶兩江新區魚復工業開發區,總投資83.9億元。該工廠的整車年生產能力為30萬輛。
蓋世汽車登錄北京現代官網發現,目前工廠參觀預約只有位于北京順義的工廠。據了解,該工廠主要生產索納塔、朗動和途勝等車型,整車年產能30萬輛。不過從如今的年銷量來看,該工廠顯然已能夠滿足北京現代生產所需產能。
另外,此前,北京現代還被曝出正在實施裁員計劃。有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現代計劃分為二批次進行人員優化。其中,第一批將在今年11月左右結束,第二批將在明年2月前完成,涉及員工約占北京現代員工總數的30%。
不過,北京現代方面否認了裁員的說法,其表示:“不存在分批裁員的說法;不存在多少百分比的說法;另外,每個公司每年都會正常根據績效對員工進行考核,當然我們也在同步引進青年人才,2024年目標招收100人以上。”
種種消息無疑對北京現代在中國市場起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而此次雙方股東注資,在一定程度上為北京現代消解了些許陰霾,不過,最終仍需要看北京現代后面的動作是否能起成效。
大招還在后面?
在2022年,北京現代發布了“2025向新計劃”,其中提出了三大重要目標。一是2025年實現燃油車全面混動化。二是加快引入全球暢銷的現代純電品牌,力爭電動車產品年銷達到20萬輛的規模。三是2025年實現全系新產品搭載OTA技術。
而在去年的北京現代第1200萬臺整車暨第十一代索納塔下線活動上,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吳周濤表示,未來三年將開發6款以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產品。
不過,遠水解不了近渴。為此,北京現代積極加入價格戰,今年2月初,現代打出油比電強的口號。
此前,蓋世汽車報道,北京現代內部工作人員在社交平臺發布營銷海報并附文:“油電之爭無盡頭,全球車型來參戰,一起狠狠地卷吧!”
而且,今年北京現代繼續維護燃油市場,發布全新索納塔、第五代勝達等多款燃油車型的換代款。
圖片來源:北京現代
不過,盡管北京現代做了許多努力,但結果仍不太樂觀,蓋世汽車研究院銷量統計,北京現代1-11月累計銷量138,364,同比下滑接近三成。
而這還包括了出口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現代出口量突破5萬輛,增長了400%。
為了彌補在中國市場的羸弱表現,北京現代表示,未來生產的所有產品都將面向全球市場,并且還計劃明年出口量將提升至8-10萬輛。
不過,這也并不意味北京現代會放棄中國市場,正如上文發布的2025年向新計劃,北京現代接近三年的新能源轉型成果將于明年正式登場,屆時,其效果如何,值得關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697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