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硅谷到中國汽車產業,無數雙眼睛盯著的一份成績單終于公布了。
特斯拉汽車,2024年全球銷量178.9萬輛,同比下滑1.1%;在中國市場銷量超過65.7萬輛,同比增長8.8%。
可以說,特斯拉的2024答卷,以及由此延伸出來的規劃展望,充滿了“冰與火”的既視感,上漲和滑坡并存,攻勢與退縮同立。而在漲跌和攻守的背后,正是時代的偉力在推動汽車產業乃至全世界前行。
全年VS第四季度
按照特斯拉官方數據,2024年特斯拉全球范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約177.3萬輛,交付約178.9萬輛。
由于2023年特斯拉全球銷量達到181萬輛新高,故而在連續同比增長12年之后,特斯拉終于暫停了業績增長,收獲一個罕見的同比下跌。
但特斯拉第四季度銷量還是回歸了增長賽道,同比上升2.3%,至495,570輛。
全年下跌和第四季度上漲的原因很簡單:特斯拉產品陣容老化,而在全球面臨的競爭加劇,更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加入內卷,導致特斯拉全年無法維持增長;而第四季度交付量則因降價融資交易和其他優惠而上升。
AutoForecast Solutions汽車預測副總裁Sam Fiorani表示:“特斯拉預計會遭遇競爭,而這正是他們所得到的。”“有這么多新玩家進入電動汽車市場,選擇如此之多,你不能指望特斯拉繼續以原來的速度增長。”
全球VS中國
當特斯拉在全球遭遇“12年來首次全年銷量滑坡”,在中國市場依然維持了高人氣。
特斯拉全球總部并未給出中國銷量,但特斯拉中國和粉絲們,根據乘聯會數據及媒體數據估算,特斯拉12月國內銷量達8.3萬輛,環比增長12.8%,全年銷量超65.7萬輛,同比增長8.8%,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不過在歐美市場,特斯拉就沒有這么亮眼的表現。
由于特斯拉還沒有公布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的全年銷量,暫用部分月份銷量作為觀察代替。
2024年前11個月,特斯拉在歐洲累計銷量為28.27萬輛,同比下降13.7%。而在美國市場,特斯拉前三季度銷量僅為36.47萬輛,同比下降26.77%。這與歐美在汽車電氣化路徑上暫緩腳步存在關聯。
暢銷車VS滯銷品
在特斯拉產品陣容內部,暢銷的車型和滯銷車型表現完全是兩極分化。
以銷量最高的特斯拉Model Y為例,在中國市場受到追捧,2024年累計銷量超過48萬輛,蟬聯全國乘用車銷量桂冠。
預計這也將推動Model Y持續霸榜全球最暢銷乘用車車型王座。2024年全年Model 3與Model Y在全球共計交付約170.4萬輛,生產約167.9萬輛。
特斯拉方面稱,Model 3、Model Y作為全球車型,滿足所有出口地區的全部安全和質量標準,在全球多個市場拿下銷量冠軍。同時,成本定價原則也讓中國消費者可以享受Model 3、Model Y的全球最低價格。
反觀特斯拉銷量報告中的“其他車型”,包括 Model X這樣的老將,以及曾經被寄予厚望的Cyber truck皮卡,合計銷量為85,133輛。
國內外行業分析師將特斯拉2024年銷量停滯不前歸咎于其車型陣容老化,但車齡不大的產品里,尤其值得批評的是Cyber truck,一年前推出,雖然已經是2024年美國市場最暢銷的電動皮卡,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款小眾產品,這與其高達81,985美元(含運費)的價格有關,而且燃油皮卡在美國仍有強大的競爭力。
銷量VS檔次
特斯拉在高端電動汽車的賽道上,創下了規模的奇跡。
截至2024年10月,特斯拉全球車主已經超過700萬,同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下線了第300萬臺整車,其中三分之一的“中國智造”特斯拉出口至亞太及歐洲市場。
如果按產品的時間節點回顧,2008年推出價格11-17萬美元的Roadster是特斯拉首次進入量產階段;
2010年推出6-10萬美元的Model S,意味著特斯拉擁有純電動專用平臺,真正投入大批量產,全球年銷量站上五位數;
2017年3.5-5萬美元的Model 3與千兆工廠同時問世,宣告特斯拉進入主流價格帶,全球年銷量再上一個數量級,達到數十萬輛,沖擊百萬輛大關;
2019年Model Y則又將特斯拉向前推動一步,特斯拉自此跨入百萬輛俱樂部。
從上面可以看到,特斯拉的規模不斷擴大,但另一面,主力車型的均價也在滑坡。Model S和Model X都和BBA豪華品牌的中大型乃至旗艦車型競爭,而Model 3和Model Y下探了不止一個級別,尤其在中國,已經下沉到20-30萬元區間,和常規B級轎車以及SUV競爭。
故而,“特斯拉算不算豪華品牌”,在Model S和Model X作為主力的年代,這個疑問主要來自于特斯拉的強科技屬性,與傳統豪華并不一致。
而在當下Model 3和Model Y作為主力的年代,特斯拉品牌在中國均價能否守住30萬元,已經是承壓顯著的問題,至少BBA等一線豪華品牌,和雷克薩斯等優勢二線豪華品牌,穩居單車均價30萬元甚至40萬元。中國本土的蔚來、理想和華為鴻蒙智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單車均價也都高于30萬元,超過了特斯拉。
由于競爭加劇,特斯拉在其主要美國、中國和歐洲市場承壓,已開始通過補貼融資、租賃交易和超級充電網絡免費充電等優惠來刺激銷售。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降價舉措頻繁,同時也有無利息按揭等政策促進銷售。在提高銷量的同時,會拉低特斯拉的品牌檔次形象。
一個潛臺詞是:特斯拉2025年的增長,又要借助“產品檔次和價格下探大法”。
馬斯克2024年10月份預測,特斯拉2025年的銷量可能比2024年增長20% 以上。這個指望,押寶給Model 2/Model Q廉價車,基于其目前的緊湊型汽車平臺推出一款低成本產品,一般認為價格在2-2.5萬美元或者人民幣15萬元左右。
Model 2/Model Q廉價車項目,曾經一波三折,屢屢被提及正在推進,也被特斯拉粉絲號稱“屠殺其他平價電動汽車”,也曾經遭到馬斯克的否認,甚至被傳項目解散叫停。隨著特斯拉越來越缺少增長點,重新啟用廉價入門車,是一種可行方案。
一旦特斯拉Model 2/Model Q被推出,如果因為10-15萬元價格帶競爭過于激烈,畢竟中國市場比亞迪等品牌實力強勁,Model 2/Model Q若不能暢銷,則項目宣告失敗;如果Model 2/Model Q貢獻較大份額銷量,則會將特斯拉在華單車均價拉到20萬元以下,特斯拉將不再是“高端電動汽車”的典型形象。
規模與檔次,兩難選擇的境地。特斯拉和馬斯克需要做出選擇,以及合理的平衡。
汽車VS機器人
“尋找增長點”,是創業型公司的永恒話題。
在整車銷量之外,特斯拉目前有實際成績可以宣傳的,是儲能與配套設施。
2024年,特斯拉裝機了11.0 吉瓦時的能源存儲產品;也在全球增加了1.15萬余個超級充電樁,同比增幅達19%。全球超級充電樁總數已達6.7萬余個,并將于2025年進一步擴大規模。
但是特斯拉真正試圖打動投資者的,是“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以及被視為“車形機器人”的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
雖然汽車銷售仍然是特斯拉最大的收入來源,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轉向更有利可圖的軟件驅動型企業,例如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和人形機器人。”
特斯拉計劃2025年在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推出Robotaxi服務,以現有車型為藍本。
2026年,特斯拉計劃在其德克薩斯州工廠制造專用的自動駕駛出租車Cybercab。特斯拉尚未銷售Robotaxi,但希望很快挑戰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導者Waymo,后者在美國多個市場提供叫車服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59240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