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025年廣汽集團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提出,將扎實推進“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三大重點任務,用好“轉型、變革、重構”三大關鍵舉措,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推動廣汽實現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平心而論,以現在的市場環境為基礎,馮興亞針對廣汽未來發展給出的指示并非“務虛”之言。也就是說,當大趨勢不再和往日一般可以提前錨定,像廣汽這般的大型汽車集團唯有發動自驅力。
而春節剛過,從廣汽公布的銷量數據可知,其近期的市場表現算是給自己開了個好頭。
整個1月,廣汽的終端銷量為15.1萬輛。盡管和頭部自主車企相比,這個數字并不高。但更值得慶幸的是,全集團節能車及新能源汽車銷售占比已從去年同期32.3%提升至48.0%,達3.7萬輛。
翻開過去這幾年的發展進程,面對全球特別是中國市場節能汽車需求快速增長的確定性趨勢,廣汽的確依托多年來在多能源結構產品方面的布局成果,積極優化汽車產品結構,全面覆蓋純電動、插電混動、增程式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
出于這一點,在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開始被其他強勢自主侵占之際,廣汽大自主方面倒也拿出了自己的底氣。僅在過去的一個月,包括埃安、傳祺在內,廣汽自主品牌的終端銷量就達到了49,209輛。
事實上,為了提振自主業務的整體實力,廣汽稍早前已就此給出了自己的決定。
2024年10月末,廣汽發布公告,將啟動兩項重大改革,除了宣稱會將廣汽集團總部辦公地址從廣州市區珠江新城CBD整體搬遷至番禺汽車城。
公告中也說了,此舉旨在應對汽車行業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推進全要素向一線實務集中,推動自主品牌做大做強,加快完成廣汽集團轉型調整,實現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在番禺,廣汽旗下幾乎所有自主業務均在此生根發芽。很明顯,拉近集團和旗下子公司的距離,無非是廣汽想著縮短決策時間,以便更好地應對中國車市的快速變化的。
換言之,當市場無情抹除新舊勢力間的形象差距,提前預判到行業趨勢的廣汽可沒有時間再等待行業回春。及時調整自我戰略,遠比靜待花開更具現實意義。
到了去年11月的廣州車展,廣汽集團又正式官宣將開啟三年“番禺行動”:通過四大改革舉措,五大保障,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占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
彼時,馮興亞就很很是堅定地向外界說了,“廣汽集團新的轉型變革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我們將砥礪前行、不負眾望,未來三年為大家呈現一個全新的廣汽!”
很顯然,為求新生,廣汽現已表明了態度。隨著新一輪的產品攻勢接連襲來,廣汽所期待的就是要用盡全力一掃過去一年的糟粕和不如意。而“番禺行動”的本質必定是落腳于,從源頭助推廣汽集團重回高速發展的正軌。對比其他中國品牌,亦將傳祺、埃安、昊鉑均帶入各自細分市場的核心腹地。
具體來說,在自主品牌方面,廣汽提出未來三年內計劃推出22款全新車型產品。
其中,2025年占7款全新車型,全力打造明星車型,以推動自主品牌完成2025年跨越百萬輛大關、大自主盈虧平衡的年度目標,并力爭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產銷量突破200萬輛。
為此,廣汽集團將全力推進一體化運作,重塑品牌鮮明特色、加快調整產品結構,昊鉑、傳祺、埃安車型將全面覆蓋增程、插混、純電等主流新能源動力形式。
而眼下, 傳祺S7、埃安UT、昊鉑HL等新車或亮相、或已正式開啟預售,都是在揭示著,廣汽在新一輪的產品攻勢上做好了準備。
在合資品牌方面,廣汽本田將持續推進“蘊新智遠”戰略轉型計劃,加快智能電動化轉型。廣汽豐田將持續推進“聚變2030”戰略實施,緊扣三年內重回百萬臺的目標,從產品、經營、體制等多個維度謀劃構造改革,提升企業競爭力。
是的,就像廣汽官方自己所稱的,開年即開戰,開戰即決戰。既然2025年是三年“番禺行動”落地顯效的關鍵一年,廣汽就沒有任何理由懈怠。
況且,作為新任董事長的馮興亞,甚是希望廣汽集團能憑借深厚的行業積淀和勇于變革的精神,堅定執行三年“番禺行動”戰略規劃,以二次創業的決心和魄力,抓住一切有利條件,全力推進集團重回增長軌道,為全省、全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那么,值此這一刻,相信,屬于廣汽的新篇章會揭開新的序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26249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