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騰訊科技消息,原高德CMO(首席市場官)金俊已經加盟特斯拉中國區,擔任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CMO,將于9月15日入職。
金俊在跨國公司公關市場圈里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雖然她的上一個職務是在本土公司高德任CMO,但她過去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是在跨國公司渡過。她在微軟工作了11年,于1999年在美國加入微軟,曾擔任商務戰略經理、高級產品經理以及微軟亞洲研究院市場及傳播總監等多個職務。2010年-2012年,金俊任職亞馬遜中國企業傳播總監。之后,她選擇到本土公司任職。其時,高德正在大力推動公司與產品的2C轉型,金俊等一批經理人的加入可謂其轉型的努力,也產生了一些效果——要不然后來也不會與百度地圖叫板,繼而又成為阿里的收購對象。但隨著阿里的全資收購,高德已喪失獨立發展的價值,產品發展客觀來說也喪失了原來的動力,表現出停滯狀態,其原班底自然會考慮另擇新枝。
原高德CMO 金俊
據了解,加盟特斯拉后,金俊將全面負責特斯拉在大中華區的市場營銷、公關傳播及品牌推廣等工作。
盡管特斯拉與創始人馬斯克這兩年在科技圈、媒體上是大紅人,但就一家公司的正規運行與拓展而言,特斯拉在中國幾乎還可算是草創階段。2014年初前后,特斯拉正式啟動在中國市場的銷售;4月,第一批中國用戶正式從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手中接過屬于自己的Model S車鑰匙。
但就在馬斯克造訪中國之前,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鄭順景卻宣布離職,這意味著特斯拉中國團隊里暗濤涌動、運行并不順利。
現在特斯拉中國區負責人吳碧瑄是去年12月由蘋果大中華區空降而來,她目前的職務是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如今是由她出面見政府高層、推動各地開店與建廠計劃以及特斯拉在華的超級充電站計劃,當然還有招聘。
據科技博客Pingwest中文網報道,Tesla中國在2014年底的交車突破5000輛,猛增的交車速度要求基礎設施快速建設,另一方面又要足夠的人與用戶溝通,消解諸如充電困難和修理等待時間等問題。這個時期的Tesla中國更需要合適的人幫它平穩度過擴張期……據吳碧瑄介紹,Tesla中國目前有100多人,人員構架設置大部分從美國總部移植過來。由于Tesla中國區沒有汽車的生產和組裝環節,所以可以按照一個汽車的銷售公司運行。“Tesla中國要做的事情要從海關處接管一輛車算起——從汽車從海關入關再交給用戶,以及隨后的一系列售后服務是Tesla中國目前的所有流程。”吳碧瑄說Tesla中國最主要的職責是‘賣產品’。”
除了銷售,充電站是特斯拉當下在中國的一大工作重心與挑戰。
特斯拉9月10日發布的一份充電樁建設規劃圖顯示,在繼續拓展美歐市場的同時,該公司還計劃明年在中國和日本大舉鋪設超級充電網絡。這份藍圖表示,在2014年底前,其在中國的充電站至少還將增加三個,其中一個位于武漢。到2015年底,特斯拉在中國的充電站將增加至少30個,主要集中在廣州、上海和東南沿海地區,并深入至東北、內蒙古、海南、重慶等地。為了建充電站,特斯拉與多家中國公司合作,如與中國聯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在中國20個城市建設超級充電站,在120個城市的400個聯通營業廳建設充電樁。此前特斯拉還與地產開發商SOHO中國和銀泰控股合作,在后者的商業地產項目以及一些百貨門店中鋪設特斯拉專用充電車位。
在銷售與充電站等硬指標之外,特斯拉需要在市場、政府關系、公關、媒體等軟領域里為其保駕護航。特斯拉中國目前在媒體、市場、公關方面的表現,乏善可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團隊不完善,根本還顧不上做這方面的工作。但急需。舉個例子,隨著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鋪開,如果一旦出現產品事故而后續的公關處理跟不上,這將給特斯拉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特斯拉中國正在初創期,未來空間巨大;而金俊又本地與跨國經驗豐富,此時她的加入,對兩者而言都是一個可以期待的選擇。
來源:虎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342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