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的市場打拼,北汽新能源憑借著出色的技術實力與產品品質,成功坐穩了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大佬的地位。站得越高,望得必然更遠,面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無限潛力,北汽新能源也正在迅速擴張自己的勢力版圖,它整合全球技術的“野心”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全球銷售市場的布局也已經緩緩地拉開了帷幕……
“雙塔”格局的確立:CES亮相、底特律研發中心揭牌
2016年1月6日-9日,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會(簡稱“CES”)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北汽新能源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攜全新i-link智能網聯系統(美國版)參加本屆CES,打破了CES無中國車企的尷尬局面。同時“i-link智能網聯”作為北汽新能源“綠色智能出行生態圈”構想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能夠實現人車互聯、車車互聯,基于互聯網技術,還將實現萬物互聯,為北汽新能源全球技術整合進一步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于1月8日北汽新能源緊鑼密鼓的舉行了第三個海外研發中心——美國底特律研發中心的揭牌儀式。此次,北汽新能源在擁有“汽車之城”美譽的底特律建立了研發中心,意味著北汽新能源全球技術合作與全球化布局開始全面進入“快車道”。底特律研發中心與早先在硅谷建立的研發中心共同形成了北汽新能源在北美地區的研發“雙塔”格局,兩大技術研發中心東西并立,不僅為北汽新能源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技術保障,構建了北汽新能源全球化發展戰略的第二大據點,也正式確立了北汽新能源全球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的行業地位。
先行者的進擊:控股Atieva 建立亞琛、硅谷研發中心
其實,早在2014年公司掛牌成立之初,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先行者的北汽新能源便開始了自己的全球化戰略,通過控股美國硅谷Atieva公司,北汽新能源率先實現了研發體系的全球化。
作為特斯拉“前身”的Atieva公司,大部分科研人員都是特斯拉的“元老級”人物,北汽新能源與之合作,不單單能夠獲得技術上的大力支持,一旦技術成熟并且通過審核,北汽新能源可以就地建設大規模生產線,實現旗下新能源汽車在北美“自產自銷”的全球市場布局,這一海外戰略可謂一箭雙雕。
以Atieva公司為依托,北汽新能源又順勢聯合了動力電池與車聯網領域的先進企業,在硅谷正式建立起了自家的新能源汽車海外研發中心。這一中心的建立,宣告了北汽新能源全球技術體系已經開始逐步形成,也意味著北汽新能源整合全球技術資源的“野心”正在成為現實。其次,北汽新能源還與德國Meta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二個海外研發中心—德國亞琛研發中心,北汽新能源離搶占國際市場的愿望又更近了一步。
步步為“贏”的秘密:整合全球最優核心技術
在人們驚訝于北汽新能源“動真格”地建立了硅谷研發中心之際,北汽新能源又通過接二連三的資本輸出、跨國合作成功捕獲了整個行業的目光,同時也為自己立足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前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開始全球戰略實施后的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北汽新能源火力全開,不僅通過控股德國META公司開始研發自家的增程系統,還與意大利Tazzari公司在全鋁框架超輕量化精品轎車方面,開展了全面合作。同時,通過與德國西門子、韓國SK開展合作,北汽新能源實現了對關鍵零部件資源的進一步掌控,保證了旗下新能源汽車產品在電池、電控系統技術方面的先進性。至此,北汽新能源全球技術研發體系初步形成。
憑借著出色的全球研發技術整合能力,北汽新能源打造出了一系列優秀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在國內銷售火爆的EV系列純電動汽車常常供不應求,2015年全年北汽新能源的汽車銷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0129臺,北汽新能源更是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純電動汽車銷量榜冠軍的寶座,國內電動汽車領導品牌的地位沒有任何車企能夠撼動。
全球技術的有機融合不僅讓北汽新能源在國內所向披靡,更幫助其成功躋身全球新能源汽車排行榜前十、純電動品類第四的位置,這對于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可以說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智者的思考:憑技術乘上時代浪潮
在這些喜人的成績面前,北汽新能源方面并沒有表露出太多的“興奮”,似乎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事件,但是在淡泊寧靜的背后,隱藏著北汽新能源進一步“攻城略地”的決心與信心。
在底特律研發中心成立之際,北汽新能源宣布未來還將在全球各地構建5個以上海外研發機構,到2020年在海外實現國際主要區域的銷售或產能布局。同時,北汽新能源也將2020實現年產銷20萬輛的目標一舉提升到了50萬輛,這一“跨越式”的戰略目標彰顯了北汽新能源品牌十足的信心與決心。當然,這也是北汽新能源細心思考的結果。
隨著我國進一步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政策上的扶植、資金上的優惠將進一步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擴大提供基礎,國家層面已經提出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100萬輛的目標,并且對各省市進行了任務攤派,而憑借著整合全球領先的技術,北汽新能源很有可能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
同時,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在近幾年正式爆發,隨著市場對全球車企進一步開放,汽新能源全球研發體系顯示出巨大的威力,全球先進的技術與更早的布局將幫助北汽新能源最早獲得國際市場的鴻利,而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一塊大蛋糕也將成為其實現年產銷50萬輛的目標的有效保障。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194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