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汽車產業區域經濟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在“一帶一路”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思路分論壇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現狀及重點發展趨勢進行解讀。
王成介紹,2016年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總產量為32萬輛,其中純電動車型產量為24萬輛,插電混動車型產量為7.7萬輛。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
今年前十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配套總量達到142億瓦時,其中純電動車型動力電池配套量超129億瓦時,占比91%,插電混動車型動力電池配套量12億瓦時,占比9%。配套電池仍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力,配套量達到101億瓦時,占比71%,三元電池配套量僅為磷酸鐵鋰的三分之一為35億瓦時,主打快充的錳酸鋰配套量為3億瓦時,鈦酸鋰為1億瓦時,其他配套電池為2億瓦時。
今年前10月,已產的新能源車輛共有118家單體配套企業,其中國外企業7家,國內企業111家。前6家電池配套產量達到81億瓦時,占57%,基本形成了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排名前六的電池企業分別為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天津力神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目錄已發布四批,共有99家企業提出申請,57家企業進入目錄。目錄內企業產能已達到370億瓦時,其中產能前十位企業的總產能為175億瓦時,比亞迪、寧德時代基本滿產能甚至超產能生產,其他企業產量還未達到最高產能。
在充電樁建設方面,截至2016年7月,我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8.55萬個,隨車建成私人充電樁超過5.5萬個。可以看出,充電樁的建設數量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量相比明顯滯后。目前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以電力供應企業、充電設備生產企業、社會企業為主,占比達到50%,其中,國網公司為建設運營第一大企業,占比接近50%。
此外,王成還介紹了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充電基礎設施方面,目前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比例嚴重失調,對于后期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有一些停滯或一些非正向因素。以上海為例,上海目前充電樁的使用率是6.2%,充電樁的布局和位置合理性以及充電的方便性可能還是不能完全滿足用戶的要求,很多個人用戶采取非常規的充電方式來為電動汽車充電。在下一步在充電基礎設施方面,地方應加大力度,來加快充電技術設施建設。
在產品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現階段國際主流的大企業逐步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發力,底蘊相對雄厚的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進展的速度較快。但是產品仍存在一定差距,價格比較高,性能存在短板。
此外,政策基本體系建立完成,但是面向企業、用戶的政策還是不太明朗;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正向研發能力目前尚有缺陷,在銷售和售后保障體系目前還不全面;市場的分散格局影響到產業的優勝劣汰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699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