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接近尾聲,作為“十三五”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開局之年,在經歷騙補風波、補貼政策調整、目錄重審等多重考驗后,前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仍然實現了近60%增長。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備件公司總經理汪光玉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從市場培育期邁向政策調整下的驅動發展期。面對補貼政策調整以及退坡的壓力,江淮通過技術研發、上下游協作等措施來降低成本。12月17日,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期間,汪光玉接受了第一電動網等媒體采訪。
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備件公司總經理汪光玉
江淮旗下有iEV4、iEV5、iEV6S三款新能源車型在售,銷量則主要集中在iEV4,iEV5車型。受電池目錄的影響,原本被寄予很高市場預期的iEV6S并未釋放出真正的產銷量,但汪光玉強調,iEV6S仍然是一款非常好的純電動SUV,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據他透露:“江淮iEV6S已經在迭代研發,2017年年中將推出iEV7S,在技術性能等方面有更多升級表現。”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6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生產42.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9.0%。2015年和2014年的同比增幅則分別達到了330%和350%。對比來看,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增幅變小。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基數越來越大,再去看增長幅度自然是變小的,關鍵是看整個行業的總量以及各個企業的總量現在是什么變化。”汪光玉表示。今年前11月江淮累計銷售純電動乘用車15871輛,同比去年增長77.53%。
往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年末會出現一輪產銷高峰,尤其2015年僅11月、12月兩個的產量就占到了全年45.4%。但2016年,這一火爆局面卻難以再現。汪光玉分析,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有階段性,它和燃油車不一樣,驗證及申報流程較長。燃油車上完公告就可以銷售,新能源汽車還需要進入推薦目錄、免購置稅目錄,有些城市還需要通過地方準入。整套流程走下來,年初開發或者是年初上了公告的產品,真正能推向市場的周期下來也差不多到年底了。
“今年還有點特殊,畢竟涉及到國家補貼標準調整,到2017年1月1日還有退坡,預計不會出現像2015年那樣的爆發式增長。現在這樣的基數下,新能源汽車已經從市場培育期邁向政策調整下的驅動發展期,不要把新能源汽車還當做是新生事物,應該教它去走路,教它去成長。”汪光玉如是表示。“不論國家補貼政策有怎樣的變化,新能源汽車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都必須堅持不懈的去努力。首先是在技術研發方面下功夫,同時與生態鏈上下游協作努力,優化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配套。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的比較,應該置于產品全生命周期范圍內來綜合評估,雖然購買成本高一點,但是使用和維修成本是非常低的,希望下游用戶也能夠承擔一點,多方面努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往前不斷進步。
汽車電動化使得原有的供應鏈體系發生了巨大變化,整車廠與零部件企業的協同合作更加緊密。江淮與華霆動力、巨一自動化等核心零部件企業組建合資公司,完善產業鏈布局。汪光玉表示:“整車企業與核心零部件廠商之間不是簡單的配套買賣關系,更重要的是同步研發。這些集成技術很難隨便找一家來組裝,需要我們和相關方一起來做這件事情,而且這種做一定不能夠短視,一定是有健康、可持續的往前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790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