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有關低速電動汽車如何生存和發展爭論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中國微型電動車將迎來轉正的黎明,市場亟待破局之路,站在行業升級發展的轉折點上,微型電動車的技術創新應該朝向何方?在第11屆中國(山東)國際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上,率先推出鋰電核心技術的雷丁,預示著低速電動車行業或將打開新的篇章。
3月3日-5日,2017山東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微型電動汽車三大企業之一的雷丁,舉辦了主題為“科技雷丁 創領未來”的發布會。在會上,雷丁發布了i -Vision Drive鋰電核心技術,該技術成為中國首款針對微型電動汽車研發生產的核心鋰電驅動系統。
雷丁鋰電技術展區
同時,雷丁還展示了全系鋰電版產品,并且為其鋰電技術設計了專門的展區。
掌握核心鋰電技術技術變革開啟行業新速度
作為微型電動車行業發展的晴雨表的濟南展備受行業矚目,而車展周圍人頭攢動的盛況,則是展會最直觀的表現。在本次濟南展上,雷丁發布的i -Vision Drive鋰電核心技術,標明了雷丁掌握了核心鋰電技術,也再一次向行業證明了雷丁技術變革的力量。展會現場的“Li”字標識,代表著雷丁開啟了微型電動汽車領域最具水準的鋰電產品正式登場。
雷丁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可達180Wh/kg
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雷丁此次的技術發布都展現了電動車產業以技術變革引領行業發展的態度和決心。據了解,i -Vision Drive鋰電電驅系統是基于雷丁i-Power?、i-Control?、i-Life?專利“三電”技術打造而成,通過對“三電”技術的高度集成和技術創新,使得整個系統更加智能,高效,實現了雷丁鋰電產品動力總成集成化、輕量化。i -Vision Drive鋰電電驅系統的高度集成使得整個動力系統體積縮小40%,使得續航里程提高25%,系統采用高性能鋰電池動力源能量密度高達180wh/kg,大幅增加了電池能效。
對于為何要率先推出鋰電核心技術,發布現場的雷丁負責人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微型電動車作為中國的第四代國民車,只有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不斷進行產品品質的提升,才能不斷滿足未來消費者的升級需求,面向未來中國的微型電動車產業才能實現產業升級,駛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
創新驅動行業升級 雷丁掀開行業新篇章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民出行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對于出行工具的要求也愈加復雜。低速電動汽車的目標用戶不再僅僅是四五線城鎮的中老年群體,一些持有環保理念的中產階級,甚至追逐時尚的女性群體,正開始把目光投向經濟便捷的低速電動汽車身上。而用戶群體的急速擴張,也帶來現有技術的落后,如何突破技術瓶頸,打造一批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產品,成為擺在各大車企面前一座必須逾越的高山。
雷丁小騎士高速鋰電版
雷丁D80鋰電版
除了核心鋰電技術以外,本次雷丁的全系鋰電產品的展出,也成為了本次展會的最大亮點,基于正向研發平臺,雷丁鋰電產品擁有兩廂D70、D80、三廂小騎士、SUV S50,不僅有低壓鋰電,更有高壓鋰電車型展出,鋰電版車型采用業內先進的三元鋰電材料,有效提升電池儲能比重,真正的走在了行而的前列。U-Cari車互聯系統、中控液晶顯示屏、倒車雷達、中控鎖等功能的配備,全面提升了微型電動車的舒適性。
雷丁D70混動版
雷電S50鋰電版
另外,針對產品的長期性考慮,雷丁規劃了三大技術路線,包括了低壓鉛酸,低壓鋰電,以及高壓鋰電的國民車技術發展戰略,通過自主創新,全面整合行業資源鏈條,在“四大工藝”和“三電技術”的支持下,將為中國未來電動汽車工業發展提供全新的成長路徑。所以,我們可以說,作為微型電動車行業的領導者,雷丁此次核心鋰電技術的發布,帶領整個行業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讓低速電動車真正成為了國民化的代步工具。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962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