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中國汽車業傳奇、讓社會主義國家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的第一人、西南財經大學博士;另一面是商業運作大手筆,政治運作走偏鋒,技術/產品運作不靠譜。這兩面合在一起,就是正道汽車(01188)的創始人——仰融。
他曾一手締造了“華晨帝國”,并將其打造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在紐交所掛牌的國有企業,此后的8年時間里,仰融通過其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成功打造出了一個以華晨汽車為主,旗下諸多上市子公司的華晨體系,仰融也因此在2001年登上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三位。2002年,仰融因為各種原因遠走美國,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歷經滄桑,2010年,仰融創立正道汽車,帶著“顛覆行業格局”的形象回歸。公司的官方網站上介紹,“正道集團秉承董事局主席仰融博士‘科技領先,循序漸進,整車與金融創新相結合’的理念,長期致力于為汽車工業發展及營銷模式帶來突破性的變革。”
7月28日,正道集團發布公告稱進一步無償接收寧波合資公司9%的股權;不久前,公司也宣布與汕頭市政府簽訂《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汽車配件以及相關大數據產業,產值將會超過5000億。
與近來一系列動作形成對比的是,因為遲遲無法發表去年度業績,正道集團從4月3日停牌至今。
仰融的資本謎團仍未解開。
合資公司無償提供股份,新項目落地汕頭
公司最新公告稱,連云港正道進一步無償接收北京致云于寧波合資公司的部分股權,占寧波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9%,為數人民幣1.80億元。
在此之前,公北京威卡威、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連云港正道及北京致云一同成立寧波合資公司。寧波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總額為人民幣20億元,北京威卡威、連云港正道及北京致云分別承諾向寧波合資公司出資現金人民幣5.4億元(27%)、人民幣1.8億元(9%)及人民幣12.8億元(64%),作為寧波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
合資公司無償提供股份,無疑使正道集團的造車路途變得更加平坦,而在這之前,仰融也為造車事業找到了新的落腳點,也在時隔多年后以正面形象登上黨報頭條。
6月23日,汕頭日報發布消息稱,正道集團與汕頭市政府簽訂《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汽車配件以及相關大數據產業,攜手打造清潔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項目將建成年產100萬輛乘用車生產基地,產值將會超過5000億。
智通財經APP獲悉,汕頭并非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卻有“中國電動汽車的搖籃”之稱,這與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電動汽車試驗示范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隨著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開始發展,國內共有超過200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為10262億元人民幣,已公開的產能規劃達到2124萬輛。
國內主流的客車用動力電池普遍采用三元鋰和磷酸鐵鋰電池。前者由于安全性問題被“暫時叫停”。所以現在國內的電動車電池技術主要材料為磷酸鐵鋰電池,其正極采用磷酸鐵鋰,負極則是石墨。
而正道在其純電動汽車上面采用的鈦酸鋰電池,負極的石墨材料由鈦酸鋰充當?!?/p>
正道在官方網站上稱,其生產出來的石墨烯鈦酸鋰電池能量密度120瓦時/公斤可以充放電次數35000次,功率密度6000瓦/公斤,可實現3分鐘快速充電,可在-40℃至+60℃正常充放電,電池壽命長達10年。
三款概念車是仰融的最后一搏?
關于正道汽車創始人仰融,智通財經APP已經在過往文章《8年仰融今又回 正道集團(01188)400億人民幣寧波造車?》中有過介紹。
今年,正道集團憑借三款新能源概念車正式進入賽道。
早在今年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上, “正道H600”率先亮相,引發了國內媒體的諸多關注。4月的上海車展,正道汽車在上海組織的媒體溝通會上,再次重申了其產品設計和未來規劃。與此同時,旗下三款概念車也悉數亮相,分別為豪華轎車正道H600、五座SUV正道K550、七座SUV正道K750,這三款車分別對標奔馳、凱迪拉克等高端品牌車型。
生于1957年的仰融,如今已經年至花甲,經歷華晨的風波及現今的年齡時點,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其最后一次創業。但在外界看來,無論是仰融還是正道汽車,都因背景復雜而頗受質疑。
2010年正道汽車與意大利喬治亞羅設計公司聯合設計開發的Quaranta就是質疑點之一。
Quaranta這款主打天然氣概念的混合動力車項目,由于其加氣站改造計劃得不到美國有關部門和能源公司的支持,無疾而終。對此,正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王川濤對媒體稱:“從這件事我們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過分依賴社會配套和政策、補貼(的事業)是不長久和可持續的?!?/p>
此外,從2010年至2013年間,其凈利潤分別為-2.5億、-1.9億、-1.03億、-1.79億(港元),處于持續虧損狀態。但正道汽車依舊選擇在汽車中昂貴的石墨烯電池,不禁讓外界對于其資金來源產生質疑。對此,仰融曾回應,他共握有5個金融工具專利,這些專利可用在任何行業。目前他已經為正道汽車籌備了300億資金,因此不愁產品量化。
要打破外界的質疑,正道集團必須憑借產品和業績來說話,而這次亮相的三款概念車無疑是集團在打造業績上邁出的關鍵一步。
“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量產”
正道汽車首席執行官徐建國曾對媒體表示,正道H600最早將于2020年上半年量產上市,預計量產車型的市場價格在20萬元左右,接下來,正道還將陸續推出包括轎跑、MPV、皮卡等的9款車型,形成兩個平臺(轎車和SUV)、12款車型的完整產品矩陣。
當下正值賈躍亭造車讓樂視遭遇資金危機,業界均認為投資者已經開始對新勢力造車企業更為謹慎。很顯然,對于已經為車型量產和上市設定“倒計時”的正道汽車來說,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無疑是確定生產基地,申請新能源車生產資質,最重要的是憑業績來“自證清白”。歷盡波折的正道汽車能否圓上“造車之夢”,也就在此一舉了。
緊鑼密鼓的準備背后,財務問題仍懸而未決。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正道集團在4月3日宣布停牌,將延遲發表去年度業績,因外部核數師發現集團去年度業績有若干有待處理事項,并須作進一步審核,集團需要更多時間回應核數師發現之有待處理事項。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正道集團的綜合收入增加約65.8%至約6300萬港元,主要源于電動巴士及相關業務銷售增加。于2016年12月31日,該集團的現金結余約為6.97億港元,上年同期為10億港元。
仰融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時提到,他打算正道H600將同步在歐洲、美國和中國生產。在中國是代工生產,“歐洲伙伴的投資已通過批準,正在當地選址。在國內,近期會有一個A股上市公司,改名為正道汽車”。
這一次,他能如愿嗎?
來源:智通財經網
作者:華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54261
以上內容轉載自智通財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