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左右,比亞迪要整體實現萬億元營收規模。” 11月18日,在“新征程·新未來”為主題的23周年慶典上,面對1000多名高管,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希望比亞迪成為下一個百年老店。
會議上,王傳福宣布了比亞迪未來的發展目標和改革思路。根據規劃,比亞迪將按照業務劃分,打造“事業群+事業部”的組織架構,讓各團隊發揮協同發展和專業專攻的優勢,找到新的盈利點,培育新的增長點。這打通了各產業、事業部間界限,提升比亞迪的組織運作效率和市場反應速度。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
云軌項目可實現每年千億元營收增量
比亞迪早已不是一家電池公司,也不僅僅是一家車企。比亞迪擁有云軌、乘用車、商用車、電子、電池等事業群,定位為“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開創者”。此次組織架構重組,向外界清晰地傳遞了比亞迪在新能源全產業鏈深度布局的決心。
其中,新增的云軌業務備受期待。王傳福曾表示要通過云軌將再造一個比亞迪。據悉云軌一公里造價大約2億元,等于售價20萬元新能源乘用車1000輛或售價200萬元純電動大巴100輛的銷售收入,這無疑將加快提升比亞迪的整體收入。
目前,比亞迪已經在銀川建成并開始運營云軌,此外與汕頭等城市達成戰略合作,預計明年建設云軌的城市將增加20個。近日,比亞迪還與菲律賓伊洛伊洛市簽署協議,計劃于2019年建成20多公里的云軌。
此前王傳福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云軌汕頭訂單價值差不多400億元,而類似于汕頭這樣的城市在中國有273個,僅中國城市就存有約10萬億元的“蛋糕”。據此初步計算,云軌項目至少每年可以為比亞迪提供近千億元的營收增量。
明年新能源車銷售目標為20萬輛
2016年,比亞迪營業收入首次沖破千億,實現營業收入1034.70億元,同比增長29.32%。其中汽車板塊是增長最快,去年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收入約570億元,同比上升40.23%。
今年前9月,比亞迪營收為739.33億元,同比增長1.56%。然而,收到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影響,同比去年,前九月比亞迪凈利潤下滑23.82%至27.91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受政策影響,比亞迪新能源車及電池銷量下滑。但隨著市場等逐步穩定,2017年1-10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82859輛,總銷量位列第一,覆蓋200多個城市。
在日前拉開帷幕的廣州車展上,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指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經提前兩個月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其中50%的銷量來源于非限購城市,不僅突破了"雙限"城市局限,也突破了地方補貼局限。此外,還占據了13-30萬元中高端市場70%的份額。
“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20萬輛,同時全球覆蓋城市將擴大到400個?!?span style="color: rgb(0, 0, 0);">趙長江如是說。為此比亞迪將在2018年迎來王朝車型的全面迭代。“明年我們會推出10萬級以內的產品,讓更多的用戶可以體驗到比亞迪的高品質產品,同樣也是非常專業的電動車及新能源車。”
拆分動力電池業務助力擴大營收
因長期封閉運作等原因,近幾年比亞迪在動力電池上的優勢逐漸被趕超。數據顯示,今年10月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2.93GWh,同比增長49%,環比下降6%。其中寧德時代裝機總數為21577臺位列第一,比亞迪9581臺保持第二,但與寧德時代差距在逐漸拉大。
為重奪優勢,早在今年5月,比亞迪宣布將具有核心技術的動力電池業務正式拆分對外供應,并與多個車企洽談合作事項。
今年10月24日,比亞迪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指出,目前公司所有的PHEV乘用車都已使用三元電池,未來公司的規劃可能除公共交通領域還會繼續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外,其他的新車型都會使用三元電池。
據悉,比亞迪動力電池產能大概是14GWh,預計今年底能達到16GWh。其中10GWh是磷酸鐵鋰電池,剩余部分是三元電池。目前公司在青海建設一個新的動力電池廠,預計2018年建設完成并投產。
隨著動力電池業務的開放,加上云軌和新能源汽車的持續推進,王傳福的萬億元營收規模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章漣漪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5887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