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掛牌上路,蔚來剛剛高調上市,威馬拿了百度的120億后瞄準2018,拜騰也曝光了細節圖。在造車新勢力扎堆亮相發布的2017年底,同為造車新軍的奇點汽車想必也自有打算。
在剛剛閉幕的GNEV8中,奇點汽車創始人、CEO沈海寅及英偉達自動駕駛中國區負責人董方亮參加了媒體專訪活動。對于自身企業在2018年的發展規劃,上述二位在問答環節中給出了不少干貨,接下來我們切入正題。
“奇點汽車的整體方向很明確,做中國特斯拉,汽車界的小米。”沈海寅希望在電動汽車的基礎上強調智能的屬性,奇點汽車的目標消費群體更多的是普通消費階層,泛90后,20~30萬的價格區間跟特斯拉Model 3是一個路數。
今年4月份奇點IS6預覽版發布會中,沈海寅并沒有給出太多產品的具體參數:支持充、換電模式、可實現L2~L3級輔助駕駛、售價區間為20萬~30萬元、可預訂。還有就是NEDC續航400km,這個數據現在看來算是比較良心的,畢竟較長的續航里程是一個優秀電動汽車的基本屬性。
此外,智能助手、二氧化碳檢測、前后LED屏等體驗也是奇點的宣傳點,如果沈海寅真的能把汽車的智能化體驗做到極致,配合20~30萬的價格區間,還真有點汽車界小米的味道。
不過,低價高配不能夠以犧牲車輛安全和可靠性為代價,市場才是考驗產品的“修羅場”,2018年奇點產品下線后,更嚴苛的考驗還在后面。
對于用戶對產品的關注點,沈海寅給出了性能過剩的論點,他認為奇點的目標消費群體可能會降低對汽車的動力性能的關注度,反而更注重智能化和快捷體驗等方面:
“真正在未來決定勝負的,可能不是類似120km/h下過彎能力這種性能,而是在于日常上、下班途中,我們的產品能夠幫你節省多少的精力。”
初代奇點汽車配備8顆攝像頭(1顆雙目)、12顆超聲波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1個激光雷達預留位,這也是業內常見的多傳感器融合方式。不同于蔚來采用Mobileye EyeQ4自動駕駛專用芯片,奇點汽車將會使用NVIDIA?DRIVE?PX2 人工智能車輛計算平臺來開發自動駕駛系統。而目前英偉達的所有量產版NVIDIA?DRIVE?PX2計算平臺,其計算能力均達到了L3和L4之間的水平。
“除了傳統的OEM在我們的開發平臺在做自動駕駛的開發、驗證之外,包括奇點汽車在內的很多新興造車勢力也在用我們的平臺做原形車的開發,”董方亮說,“互聯網公司都有AI的基因,而自動駕駛本身也是跟AI相關的事情。”
同時,董方亮也表示在2018年的CES上,英偉達會帶來最新的自動駕駛硬件產品。
不久前,奇點汽車與安徽省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了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總投資80億元、占地1000畝,年產能20萬輛。在早期的宣傳中,奇點銅陵工廠預計2018年4月竣工交付使用,實際上可能會延后。
“銅陵工廠一期竣工預計是在2018年底,”沈海寅說,“由于汽車生產線建設周期較長,部分設備不能按時到位,我們也沒有設立很高的初期產能,未來可以通過擴建來逐漸釋放產能。”
按照之前的規劃,奇點汽車將于2018年上市,可能會先以合作代工的方式走進市場。同時,奇點跟安徽省政府和銅陵市政府緊密合作,也會涉及分時租賃、公共出行這樣的商業模式。
12月9日,奇點汽車與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智能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試驗、資質申報、項目建設、生產制造等領域進行全方位合作。因此有人猜測奇點汽車是否會交由東風汽車代工生產,對此沈海寅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由于保密協議原因,直到最終成品下線前,具體代工企業相關的問題,奇點都不會公開。
“現在奇點有100輛左右的測試車,在進行各種各樣的驗證工作。”
對于新興造車勢力來講,2018年將會是腥風血雨的一年。盡快將產品拿出來上市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一方面能夠搶占一定的市場,另一方面還能盡快樹立自己的品牌,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增加一絲籌碼。時間緊迫,沒有什么能比消費市場中的“自然選擇”更加殘酷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阿彌諾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5998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