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毫無疑問,在董明珠成為第二大股東之后,珠海銀隆的創始人魏銀倉未能達到董小姐的要求。
在年初,董小姐曾夸下海口,2017珠海銀隆將賣掉30000輛大巴,結果只錄得了7000臺的銷量。這臉抽得,讓人感到生疼。
以董明珠的脾氣,和雷厲風行的性格,魏銀倉下課幾乎是必然的。但結果是,董小姐不得不赤膊上陣,成為中國汽車人之中的一員了。】
“是的,我在治療休息中,謝謝關心!”1月14日,當《財經》記者向魏銀倉問及他已不再擔任珠海銀隆董事長一事時,這位銀隆創始人如上表示。
2009年12月成立的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公司主營電動公交大巴和鈦酸鋰電池,2016年12月以134億估值接受董明珠、王健林、劉強東等明星企業家30億元投資。其中董明珠以個人身份投資10億,“All in”銀隆。
《財經》記者獲悉,銀隆的高層管理團隊自2017年7月以來已發生重大調整,公司創始人魏銀倉辭任董事長,核心業務分管副總裁多由原格力背景員工接手。
珠海銀隆的工商信息變更記錄顯示,2017年11月29日,公司法人代表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2017年12月1日,董事長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據《財經》記者了解,上述變更經2017年11月召開的銀隆股東會和董事會通過,魏銀倉辭任珠海銀隆董事長。
目前,孫國華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魏銀倉擔任公司董事。多位知情人士對《財經》記者表示,魏銀倉目前已不直接參與公司經營管理。
根據公開信息及《財經》記者了解,孫國華自2001年便追隨魏銀倉,是珠海銀隆控股股東珠海銀隆投資控股集團的二把手,并擔任珠海銀隆總裁。
《財經》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2017年7月,銀隆公司大范圍調整了組織架構,格力背景的員工成為多個核心業務部門分管副總裁。其中有的是2016年格力提出收購銀隆之后入駐,有的是在2017年從格力辭職后來銀隆任職高管。
目前銀隆共有7位副總裁,其中4位副總裁有格力履歷,分別負責采購、財務、品質、生產技術等核心業務。他們是主管生產、技術的副總裁賴信華,此前擔任格力鄭州公司總經理;主管采購業務的副總裁戴賢,此前擔任格力物資采購中心副總監;主管財務的副總裁李志,此前擔任格力電器財務部部長助理;主管品質的副總裁白小平,此前在格力任質控部下屬科室主任。
另外3名副總裁為原銀隆高管,分別是主管企管中心的副總裁劉興,主管銷售的副總裁張吉成和主管營銷的副總裁敖建華。
銀隆公司內外多位人士都對《財經》記者表示,這一系列管理人員變動與董明珠投資銀隆有關。工商信息顯示,目前魏銀倉100%持股的珠海銀隆投資控股集團仍為銀隆新能源股份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5.9895%,董明珠為銀隆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7.4627%。
2016年12月,在格力股東會否決收購銀隆后,董明珠宣布以全部身家10億元個人入股銀隆,持股7.46%。彼時,董明珠的主要財富是其持有的占格力電器(000651.SZ)總股本0.74%的股份,價值11.12億元。截至2017年10月31日三季報發布,董明珠持有的格力股份沒有變化,但根據今日早盤收盤價,這些股份已升值至22.57億元。
2017年一季度,董明珠兩度增持銀隆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有銀隆股東對《財經》記者表示,魏銀倉創辦了銀隆,實現了從0到1,而從1到100的過程,董明珠將發揮更大作用。在他看來,從理順公司管理角度,下一步股權結構繼續發生變動的可能性很大,主要看董明珠與魏銀倉如何協調,其余股東方應該不會再有大的變動,具體還要等待進一步結果。
此外,今年3月,銀隆完成工商登記變更,從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廣東證監局公示信息顯示,珠海銀隆在廣東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開啟上市準備。不過《財經》記者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銀隆上市步伐已經放緩,雖然進行了上市輔導,但并未啟動上市,尤其是董明珠投資之后,上市并不是目前最迫切的議程。
對此,有銀隆投資者對《財經》記者表示,對銀隆是長期投資,并且股東方也都明白如果現在退出銀隆,不管以什么價格退出,再去投資其他標的,也很難進入,因此還會繼續等待,相信董明珠會做得更好。
但對高管團隊的變動,各方感受不完全一致。
前述銀隆股東對《財經》記者表示,公司現在發展很快,原來的管理比較粗放,董明珠入股后,開始規范公司治理,整體來看,銀隆的管理模式正在朝符合現代企業管理、符合先進制造業管理的方向轉變。他強調,“格力能夠走到今天,管理一定有好的方面,董明珠進來之后對銀隆的管理做改進是必然的事情。”
亦有銀隆高管對《財經》記者表示,2017年下半年管理團隊高層、中層進行了大幅調整,公司各方面的管理大幅度改善,產品質量也明顯提升。
但管理層的變動并未贏得所有利益相關方的認可。
據《財經》此前報道,有多家供應商反應被銀隆拖欠貨款,其中有部分銀隆供應商將矛頭指向了新管理團隊。有供應商對《財經》記者表示,現在接觸到的銀隆的生產、技術、采購人員多是空調行業出身,很難在短時間內了解電動車行業的特點。實際工作中則照搬空調行業管理供應商的辦法,要求供應商簽質量保證協議,亂開罰單。但空調制造具有一致性要求,而客車行業不同客戶需求各不相同,以空調的質量檢驗標準要求客車供應商并不合適。
霸氣造車 董明珠三次增持珠海銀隆占股17.46%實現控盤
董明珠對珠海銀隆的信心,不僅表現在口頭上。從珠海銀隆最新公布的工商信息看,董明珠再次大幅度增持珠海銀隆,股比已達到17.46%。
在過去的幾個月之內,董明珠已經連續三次增持珠海銀隆股份,分別是2016年12月15日,斥資10億元,首度獲得7.463%的股份;2017年2月,董明珠在股比增加到10%;2017年3月31日,工商信息顯示董明珠第三次增次珠海銀隆,股比達17.46%。
值得關注的是,董明珠所代表的財團加上魏銀倉控制的廣東銀通,其股比已經超過的50%,占據了絕對多數。鑒于董明珠財團和魏銀倉形成一致行動人關系,已實現了對珠海銀隆的絕對控盤。這種打法這符合董明珠的性格。
這輪的股權變更中,原第三和第四大股東華融致誠和東方邦信實現退出,董事長魏銀倉也大舉增持,股比從16.35%提升到25.9895%。
珠海市工商局最新公布的登記信息顯示: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珠海銀隆)3月31日剛剛更新了股東名單。截至今年3月31日,珠海銀隆共有24家股東。其中,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為25.98%,為第一大股東;董明珠個人持股比例為17.46%,為第二大股東。
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惟一股東是珠海銀隆董事長魏銀倉。
前述工商信息的更新意味著,短短一個多月,董明珠又大幅增加了在珠海銀隆的持股。
今年2月,格力電器披露與珠海銀隆200億相互采購設備的關聯交易時,曾公告披露,董明珠對銀隆的持股比例已經上升到了10%。顯然,短短一個多月這段時間,董明珠又對珠海銀隆進行了增資。
即便是按去年12月的增資估值來粗略估算,董明珠持有17.46%的珠海銀隆股份估值也已超過20億元。而董明珠個人目前在格力電器的持股市值也只有14億元。
去年11月,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正式告吹后,董明珠在一個月后的一場論壇上正式宣布以個人身份投資珠海銀隆。
董明珠當時稱,她決定投資珠海銀隆,不是因為(投資珠海銀隆可以)盈利、牟利,她是“希望支持這個產業(編注:指新能源汽車)快速地發展”。董明珠表示,她愿意拿她所有的資產投入到珠海銀隆里。
按中集集團當時披露的信息,中集集團下屬企業、董明珠個人、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5家單位或個人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其中,中集集團下屬企業增資2億元入股珠海銀隆,占比約為1.5%。王健林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透露萬達集團投資5億元入股珠海銀隆。
在這場交易中,去年12月份,珠海銀隆原股東眾業達(002441)披露的信息顯示: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持股珠海銀隆16.35%,為第一大股東;陽光人壽保險持股11.6%,為第二大股東;華融致誠持股8.7%;東方邦信持股8.28%;北京燕趙匯金和董明珠持有珠海銀隆各7.46%的股份,并列第五大股東。珠海銀隆的股東共有26家。
在最新更新的工商信息中,原持股7.46%的北京燕趙匯金,已經從珠海銀隆的股東名單中悄然消失,而董明珠持股又正好增持了7.46%。有分析認為,可能是燕趙匯金把自己的股份轉讓給了董明珠。
另外,珠海銀隆控股股東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從之前持股16.35%,增至25.98%;原第三、第四大股東華融致誠和東方邦信都不在新股東名單中;萬達和京東的股份保持不變。珠海銀隆股東數量從26家變成了24家。
董明珠身兼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職位,同時又是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加上格力電器之前與珠海銀隆簽署了200億關聯交易協議,因此格力電器和珠海銀隆的關系變得更為密切。
根據格力電器之前披露的信息:珠海銀隆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在2016年基礎上繼續實現大幅增長,目標為實現3萬輛左右新能源車輛的銷售,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左右。
來源:《財經》
作者:韓舒淋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1333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經》,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