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ST尤夫(002427)發布業績快報,公司2017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50.90億元,同比增長106.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4億元,同比增長97.99%。
對于ST尤夫而言,除了原主業滌綸工業絲及相關產品的銷售量增加導致收入增長以外,鋰電池銷量增加也是公司收入增長的一大助推因素。
公告顯示,2017年12月,ST尤夫完成了對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剩余49%股權的收購。2017年度,智航新能源全年共實現了營業收入16.24億元,同比增長151.36%;實現凈利潤2.9億元,同比增長93.86%。
智航新能源成立于2012年,主打產品為18650電芯和電池包,擁有三元正極材料、電芯和PACK系統的完整產線。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智航新能源在2017年成功為煙臺舒馳、成功汽車、中植一客、東風汽車等多家整車企業的新能源物流車裝機達13265臺,裝機總電量約0.73Gwh,全部都為三元電池,位列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第4名、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第10名。
尤夫股份表示,目前智航新能源批量生產的NCM523體系的18650電芯比能量在210Wh/kg左右,可以將部分產線直接進行升級,達到可以生產811型三元鋰電池要求。同時已經研發了21700鋰電池并具備相關生產條件,會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適時推出21700鋰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智航新能源動力電池業務增長快速,未來依然面臨著多重壓力和挑戰。
一方面,隨著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巨頭大力布局三元電池,以及大批三元電池企業大幅擴充產能,未來三元動力電池領域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18650電池市場本身競爭就十分慘烈,加之包括力神電池、億緯鋰能、遠東福斯特、比克電池、橫店東磁、猛獅科技、天鵬電源等在內的電池企業都開始布局21700電池,會對智航新能源會產生不小的沖擊。
在此壓力之下,智航新能源想要在未來繼續保持業績高增長態勢,就必須在產品質量、技術、成本、產能等方面進行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實力。智航新能源能否在強敵如林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沖擊動力電池行業第一陣營,高工鋰電將持續追蹤報道。
來源:高工鋰電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3410
以上內容轉載自高工鋰電,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