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獲表決通過
3月13-16日召開的聯合國世界車輛協調論壇(WP29)第174次會議上,由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共同牽頭制定的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EVS-GTR)經《1998年協定書》締約方投票表決,獲得全票通過。EVS-GTR緊緊圍繞整車及動力蓄電池的安全性能提出技術要求,同時規定了電動汽車滿足安全性能要求的試驗方法,以保障電動汽車在各種使用環境下以及發生正面碰撞、側面碰撞等事故時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乘員安全。
來源:第一電動網
20日,對于吉利汽車如何從全球供應鏈低端走向高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代表通道”表示,第一要繼續打基礎練內功,加大對人才投入和研發能力建設;第二要打造新動能改造老動能,實現新舊動能的切換;第三,加大對數字科技領域的投入,21世紀是產業革命商業重塑的世紀,早日形成線上服務能力;第四加大電動化進程,90%以上產品都是新能源產品,第五要加大全球化進程,百分之五六十都是洋品牌,占領全球市場比例很低,如何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需要繼續推動全球化進程。
來源:人民網
3、長城汽車王鳳英:正與寶馬就投資規模、商業模式等細節進行討論
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表示,寶馬在新能源等未來技術方面有前瞻性的布局,與之合作無疑是優勢互補的雙贏項目。目前,雙方正在就投資規模、商業模式等細節進行討論和商議。
來源:上海證券報
4、長城WEY將推5款電動SUV 首款車P8三月底上市
WEY是長城汽車面對新一代消費群體所打造的中國豪華SUV品牌,目前已相繼投放了VV7和VV5兩款車型,WEY將逐步開啟新能源領域的產品布局:依托Pi4平臺,WEY推出的首款車型是插電式混合動力P8,之后還會推出采用48V插混、48V純電動以及電動四驅的其他4款車型,其中WEY P8將于3月底正式上市。
來源:網上車市
5、賈躍亭美國造車工廠宣布正式開工
20日,賈躍亭投資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稱,該公司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漢福德(hanford)市的工廠在日前正式開工。法拉第未來的關聯公司睿馳智能汽車(廣州)有限公司還疑似將在廣州南沙參與一處地塊的公開競標。廣州南沙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官網掛出的出讓公告顯示,該地塊(編號:2018NGY-2)占地面積40.0988萬平方米,起拍價3.641億元,在對競買人的要求中,明確提出“競得人須在競得土地一個月內引進具備國際一流純電動汽車研發制造水平的純電動汽車組裝項目”。
來源:澎湃新聞
6、贛鋒鋰業:固態鋰電池仍處于試驗階段
贛鋒鋰業(002460)20日表示,目前正在對固態電池進行廣泛的試驗工作,并在寧波設立了一家研發中心和一條試驗生產線,以加快公司的固態鋰電池技術的商業化。目前公司的固態鋰電池仍處于試驗階段,但已通過多項第三方安全測試。
來源:中證網
7、江淮汽車:去年凈利同比下降62.83%
江淮汽車(600418)3月20日晚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為491.46億元,同比下降6.37%;凈利為4.32億元,同比下降62.83%。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7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
8、蘇州出臺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建成加氫站近10座
近日,蘇州市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市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蘇州市氫能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建成加氫站近10 座,推進公交車、物流車、市政環衛車;到2025年,氫能產業鏈年產值突破500億元,建成加氫站近40座,公交車、物流車、市政環衛車和乘用車批量投放,運行規模力爭達到10000輛。
來源:第一電動網
9、強化核心技術掌控 寶馬2億投建電芯中心
寶馬集團20日宣布投資2億歐元在德國慕尼黑建立的全新“電芯技術中心”。這一項目已于去年11月破土動工。該中心占地約13000平方米,可容納200名專家和研發人員,最早將于2019年投入使用。專家們將會在電芯技術中心的實驗室、研究部門和電芯車間對電芯的設計和技術進行分析,生產電芯研發樣品,以及通過使用不同材料調整電芯的化學屬性,研究電芯在惡劣或極寒條件下的表現,分析充電及快速充電行為,以及評估電芯尺寸和形狀等。
來源:華夏時報
10、寶馬與Sila Nano合作推動新一代電動汽車生產
近日,Sila Nanotechnologies宣布與寶馬集團建立合作關系,首批產品是以硅為主要構成的陽極材料,可以取代傳統的石墨電極。這些材料目前被用于新一代電池生產,具有使用周期長、膨脹率超低、能量密度高的特點。Sila Nano的材料可以利用現有的電池生產工藝,進行經濟的規模化生產。為加快開發進度,寶馬集團一直與Sila Nano開展長期合作,共同為汽車市場開發Sila Nano的硅陽極材料。為此目的,雙方公司正在通力利用Sila Nano的突破性技術實現高性能電動汽車所需的性能和工業化。
來源:汽車與配件
20日,奧迪正式發布了A9 E-Tron純電動轎車,這款車將成為奧迪轎車家族的全新旗艦。A9 E-Tron預計續航里程可達480公里至500公里,它將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S。
來源:手機中國
12、高盛:特斯拉第一季度Model 3產量無法達到預期
特斯拉的目標是在3月底前達到每周生產2500輛Model 3,年底前讓產量提升至每周5000輛。高盛20日發布報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Model 3電動汽車交付量可能令人失望,但繼續維持其205美元的目標股價不變。
來源:IT之家
13、安永:德國車企在電動汽車領域“砸錢”最多
安永事務所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兩年中,大眾、戴姆勒和寶馬宣布在全球投資共計47億歐元研發電動汽車。這一金額遠遠超過美國3.35億歐元和日本1900億歐元的資金投入。全球16家主要汽車制造商的電動汽車累計投資仍不敵德國汽車制造商。德國憑借39億美元的投資成為電動汽車研發最大基地,而中國和美國接收的投資金額分別達到9.9億美元和8.87億美元。
來源:車網中國
14、美國警方:初步調查表明自動駕駛交通事故責任不在Uber
20日,亞利桑那州坦佩警察局局長西爾維亞·莫伊爾(Sylvia Moir)表示,初步調查顯示,在致一名行人死亡的交通事故中,Uber可能不存在過錯。Uber自動駕駛汽車配備的攝像頭拍攝的視頻,可能意味著這次交通事故過錯在受害者本人——今年49歲的伊萊恩·赫茨伯格(Elaine Herzberg)——而非Uber。
來源:《財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514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