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月13日,合眾新能源在美國成立硅谷研發中心并舉辦掛牌儀式,這標志著合眾新能源在構建全球化戰略研發矩陣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為此,第一電動網與浙江合眾新能源副總裁兼合眾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彭慶豐進行了對話,深入了解合眾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路徑。
浙江合眾新能源副總裁兼合眾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彭慶豐
第一電動網:合眾新能源全球化研發是如何布局的?
彭慶豐:設立美國(硅谷)智能研發中心只是我們海外研發中心布局的第一步,是參與國際競爭,塑造合眾新能源國際化的品牌形象的關鍵一步。但是,合眾新能源一直具有大視野、大格局,所以目前,合眾新能源已經確定了全球三大洲“四國五地”的研發布局,具體包括由北美硅谷智能駕駛技術研發中心,歐洲的德國工程與質量研發中心和意大利造型研發中心,還有亞洲的上海和嘉興研發中心。每個研發中心各自負責不同的研發任務,為合眾新能源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
第一電動網:各地研發中心主攻的研究重點是什么?
彭慶豐:1、硅谷智能駕駛技術研發中心將開展智能駕駛產業化研究、自動駕駛的核心算法與AI研究以及前沿技術的研發。
2、上海與嘉興研發中心主要就是瞄準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開展研發、試制和試驗驗證。目前已經在三電、汽車安全、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等相關技術領域申請了180余項專利。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外觀設計9項。
3、意大利都靈造型研發中心和德國工程與質量研發中心專注于國際化造型創意設計、模型設計技術以及車身、底盤等整車開發技術。
第一電動網:現在很多公司大多采取在硅谷設立研發中心,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和銷售渠道,合眾有什么不一樣?
彭慶豐:美國硅谷是互聯網和智能駕駛領域的圣地,匯聚了全球最頂尖的智能駕駛技術公司和專家人才。在合眾新能源“四國五地”全球研發布局中,硅谷研發中心將作為研發核心,領銜合眾新能源全球化戰略研發矩陣。
另外,合眾新能源在其誕生地浙江桐鄉,放棄了很多車企經常選擇的“代工模式”,而是自建了制造中心,為合眾新能源提供整車制造的全線建造體系。合眾新能源不是對代工模式的不信任,而是通過自建工廠,可以從研發、設計到鍛造、涂裝直至總裝面市,都可以全面的進行質量監督和品控。合眾新能源桐鄉制造工廠包括四大工藝、研發中心和實驗中心,集智能化、柔性化、模塊化、定制化、信息化為一體,規劃產能8萬輛/年。同時,合眾新能源也想通過自建工廠給外界傳達一個信息:合眾新能源作為造車新勢力,我們是造車是認真的、靠譜的,我們是有實力造車的。
與此同時,除了自身的研發力量,合眾新能源將參與國際分工,整合全球資源,聯合世界頂級的工程技術公司、造型技術公司進行汽車開發。以大視野和大格局,參與國際競爭,塑造合眾新能源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升級發展。
第一電動網:合眾在智能化方面的技術儲備如何?特別是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在國內居于什么樣的水平?
彭慶豐:自動駕駛技術一般有兩種發展路徑,一是傳統車企智能駕駛技術迭代研發的穩健派,比如寶馬、奔馳、福特等,基于對市場穩定的重視和科技落地的保守態度,對于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從基礎做起,通過產業化逐階升級迭代,最終實現L4級的自動駕駛功能。二是以科技公司為代表的跨界激進派,比如谷歌、蘋果、百度等,他們專注于開源性平臺的技術研發,目的是做技術系統輸出,占領行業發展制高點,他們沒有傳統車企的市場顧慮,通過技術創新,一步到位,直接實現L4級的可產業化的自動駕駛功能。
合眾新能源摸索并開辟了一套兼具兩者優點又符合市場實際的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路徑。以開源性平臺為目的,以產業化迭代為手段,實現智能駕駛技術的規模化應用,這樣既能保障技術的穩定性,又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合眾新能源在智能駕駛技術的項目研究方面,已經獲得突破性成績,其中,《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關鍵技術研究及整車應用》已獲得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合眾新能源的“車合智”平臺,也具備國家標準傳輸車輛數據的要求。可以透露的是,我們將很快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化,并且預計在2022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
第一電動網:合眾目前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專利有多少?有哪些核心技術?
彭慶豐:合眾新能源已經在新能源汽車整車、底盤、車身、三電、汽車安全、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等相關技術領域申請了180余項專利。授權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外觀設計9項。
合眾新能源汽車自有“三電”核心技術,在電機、電控、電池領域已經有重大技術突破,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充電效率以及電機動力等問題。另外,合眾新能源還獨有“車合智”系統,集車載移動終端、在線軟件升級、大數據TSP平臺、新型商業模式、車輛遠程控制、開放式APP幾大功能于一身,可將車的數據傳輸與互聯網有機結合。
第一電動網: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等方面,是和外國領先的技術公司合作,還是全部自主研發?
彭慶豐:硅谷是全球科技和無人駕駛技術的圣地,這里有數量眾多的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學府和研究機構,來這里建造合眾新能源海外的第一個研發中心,當然也希望除了自身的研發力量,也能依托這里得天獨厚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整合全球資源,聯合世界頂級的工程技術公司、造型技術公司進行汽車開發。以大視野和大格局,參與國際競爭,塑造合眾新能源國際化的品牌形象,助力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升級發展。
第一電動網:合眾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國內或加州有沒有路測計劃?時間表是怎樣的?
彭慶豐:目前我們派出300余輛車在全國各地進行累計千萬公里的路測,包括極寒、極熱、高壓、太陽能輻射等實驗,目前并保持車況良好,給我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數據。
第一電動網:合眾目前的造車各項進度如何?
彭慶豐:首先,不同于互聯網造車企業,合眾新能源擁有一群從傳統車企出來的有著豐富造車經驗和實戰經驗的隊伍,嚴格按照汽車工業發展規律打造新能源汽車;
工廠方面,合眾新能源擁有自建的現代化先進智能工廠,年產能8萬輛,具備可靠的量產化的規模能力;
產品方面,合眾首款量產車將在第三季度上市,由造車進入賣車。在上市之前除了常規的100臺車輛測試外,還增加了300臺完成千萬公里的路測,將質量問題在交付之前解決;
研發方面,硅谷研發中心將與意大利都靈設計中心、德國工程與技術中心、上海與嘉興技術研發中心一起完成“四國五地”的全球研發布局,形成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能力。
雖然合眾屬于造車新勢力,但我們的項目已獲得發改委項目核準,合眾新能源有實力、有底氣,是認真造車的企業。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宋愛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703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