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了?
日前,恒大許家印已于2017年年底投資賈躍亭旗下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的消息一出,“老賈要東山再起”、“許家印樂意做冤大頭”的言論就不絕于耳……
許家印私人資本投資以后,目前已經成為FF的第一大股東。隨著大股東地位的出讓,投資方已經向FF Global所屬的FF美國和FF(中國)派駐了財務人員,對FF的財務進行全面接管。而后,FF各路投資人的信息不斷曝出,據悉會在在5月前后召開發布會,宣布更多關于投資人以及FF新動向的消息。
賈躍亭將翻身?
“法拉第都成這樣了,也能融到錢!”
一年前,賈躍亭的“前任白衣騎士”孫宏斌還說,“別勸我,我比任何人都了解樂視,缺錢事兒最小,賈躍亭太稀有了!”同時,孫宏斌還表達了自己的見解:樂視最缺的是錢,怎么樣讓樂視不缺錢,我們分成兩塊:汽車和非汽車。這次我們解決非汽車,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缺錢,一次性把所有的資金全解決了,缺多少解決多少。
賈躍亭的造車夢,不但拖垮了樂視體系,也著實坑了“中國好老鄉”一把。不過,賈躍亭卻始終沒有“倒”。
老賈的劇本:總能成功續命,求生不惜斷尾
即便有孫宏斌的前車之鑒,在法拉第未來深陷資金危機的時刻,賈躍亭仍然成功續命。
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稱,恒大集團投資金額約為3億美元。當時,FF的估值僅為15億美元。如果以此計算,恒大集團可能持有FF位于開曼的公司20%的股份。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以恒大集團為代表的財團在簽署投資協議前后,先支付給FF賬戶1億美元的資金,用于幫助FF渡過難關。目前,賈躍亭已退居第二大股東,但賈躍亭出讓第一大股東的條件是鎖定FF的CEO 15年。
可以說老賈的求生意識是極強的,為了求生不惜斷尾。之前將樂視核心資產抵押給孫宏斌,而今又讓出了大股東的位置。
春節前后那段時間,天天“被回國”的賈躍亭依舊一心撲在造車事業上,營造出了一個造車狂人的形象。探秘FF工廠也成了一段時間里,媒體最愛干的事情,基本上對工廠的形容都是:大門緊閉,不見員工,沒有車影。
也難怪有人說:“法拉第都成這樣了,也能融到錢!”
絕地反擊,拿地
前幾日睿馳汽車在3.641億元廣州南沙區拿下601畝地的消息,再次增加了大家對FF的投資方到底是何方神圣的好奇心。睿馳汽車的全資控股股東SMART MOBILITY(HONG KONG)HOLDINGS LIMITED,原來的名稱為FF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ied。
FF香港還投資了FF中國,由此可見,睿馳智能汽車與FF中國同為FF生態的控股公司。
已被列為失信人員的賈躍亭,其相關聯公司竟然拿了一塊地,這必然引發了深交所的問詢。樂視網的回應中承認了睿馳汽車和法拉第未來卻有關聯,但同時也表示和睿馳汽車和樂視體系不存在法律關系。
此前賈躍亭曾在2017年12月13日FF的內部全員大會宣布,經過與投資人近一個月的談判,FF成功完成了超10億美元A輪股權融資。據騰訊《棱鏡》報道,知道這次融資細節的只有賈躍亭和包括投資部門在內的極小圈子,不超過五個人。其實從十一月開始,媒體曾先后曝出印度的塔塔集團、阿里巴巴、李澤楷、泰國國家石油公司為本輪的投資方,但隨后又被一一否認。
而在2018年2月的FF全球供應商峰會上,許家印入股FF的消息就已傳開。隨后在中國恒大3月份的業績發布會上,許家印被問及投資FF的事情時,他只是微微一笑,匆匆離場。
投資法拉第未來的邏輯
能拿出3.6億元買地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法拉第未來確實拿到了融資,而多方信源都將投資方指向了許家印。
在恒大2014年半年工作會議上,許家印第一次將多元化明確為公司發展的方向。談及多元化戰略,許家印總是以“房地產是夕陽產業,總會萎縮”來回應外界一切關于其多元化的質疑。
據鳳凰科技報道,一位來自恒大集團內部的員工透露,恒大早在2014年就已經尋求互聯網的轉型,并且謀求在高科技產業的機會。“2014年恒大先后成立了互聯網發展中心,還有關于電動汽車、光伏、新能源等產業的研究小組。”并且,恒大集團以“1500萬元年薪”挖過去的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幫助恒大集團成立恒大研究院后,還專門建立一支團隊負責汽車領域的研究。
據另一位來自恒大集團內部的員工介紹,許家印一直都擅長于追隨風向。“除了恒大集團很想做物聯網之外,許老板本身也很想做電動汽車,背后則是廣東省政府和廣州市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
2017年10月,《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出臺,規劃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年生產能力達到30萬輛以上,并針對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基礎設施制定綜合財政補貼政策。2個月后,方案明確,廣州市將打造汽車產業“兩區一高地”,即中國品牌汽車標桿引領區、國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應用示范區、汽車產業創新開放共享高地的發展戰略定位,以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為主要方向。
之后,不僅廣汽集團將在廣州投資6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小鵬汽車、小馬智行、景馳科技等互聯網車企也紛紛將總部落戶廣州。
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仍是一道坎
睿馳汽車雖然拿到地,但《廣州南沙開發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網上掛牌出讓公告》顯示:“競得人須在競得土地一個月內引進具備國際一流純電動汽車研發制造水平的純電動汽車組裝項目;自土地移交之日起1個月內動工開發建設,24個月內建成投產;競得人須在項目開工后五個季度內取得純電動汽車準入的項目核準。”也就是說睿馳汽車不但要在2年內投產,還必須在開工后5個季度內取得電動汽車準入的資質。
2015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制定下發《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指除了研發生產能力已成熟的整車企業,新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企業,需要通過各項審核并取得生產資質才能生產純電動乘用車。
2016年8月,為了杜絕業內滋生的騙補現象,工信部再度提高資質“門檻”,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準入條件提高到17項條款,包括技術條件、資金規模、融資能力、研發實力等。其中添加了8項“否決條款”,只要超過兩項未達標就會被踢出局。
從去年5月江淮大眾獲批之后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工作一直沒有恢復。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還有近200家企業在排隊等待審批,希望跨過“資質”這個門檻。
此外,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里所說的獲得資質并不意味著獲批的企業能夠進行汽車產品上市銷售,獲得國家發改委頒布的“準生證”之后,需要通過工信部的生產銷售許可,入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方可量產變現。目前獲批的15家企業中,只有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和蘭州知豆電動汽車等四家企業已經獲得了工信部的生產銷售許可。
造車是一個燒錢的過程,而對于這些排隊等待審批的企業,晚一天拿到生產資質,就意味著除了研發投入之外,還要在企業財力、人力、精力上被拖延,同時還要安撫投資人。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為什么非要自己申請資質呢?可以與其他企業合作生產銷售產品。
的確,這種方法也是當下企業能夠為了快速實現量產的主要方式。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蔚來汽車選擇代工模式,分別和傳統車企海馬汽車和江淮汽車合作,利用其既有產能和造車工藝,一方面能夠保證自己順利實現量產,規避不足,繞過資質關卡限制,另一方面也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發之中。
出于種種因素,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工作至今仍處于暫停狀態,何時重啟資質核準、如何重啟已經成為當下企業重點關心的問題。雖然已經拿到了融資,但睿馳汽車的生產資質該如何解決也將是要解決的下一個難題。
回到許家印對FF的投資,據說條件是賈躍亭鎖定CEO職位15年,老賈的執著和許家印的“不完全放心”都在這個數字里體現了。賈躍亭曾說:“我經歷的這種生死時刻,跌宕起伏多了,整個樂視的發展史就是這樣。”老賈或許,真的會有一場絕地反擊。
來源:投資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7302
以上內容轉載自投資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