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抵御德國與中國汽車制造商的競爭,并跟上全球汽車電動化的腳步,豐田汽車和其他 10 家日本汽車公司聯合起來研究動力總成技術,日本媒體形容此舉相當罕見。
據日經新聞(Nikkei Asian Review)報道,其中 9 家參與方互相是競爭對手,包括豐田、本田汽車的研究機構本田研發,以及日產汽車、五十鈴汽車、鈴木汽車、斯巴魯汽車、大發汽車、馬自達汽車和三菱汽車。另外兩家公司是汽車零配件生產商愛信精機(Aisin)和 Jatco。
全球轉向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的風潮,正在大大增加汽車制造商的負擔。圖為豐田普瑞斯(Prius)混合動力車型和全電動車型生產線。
這 11 個合作伙伴已經成立一個名為變速器研究協會(TRAMI)的組織,目的在研究引擎和馬達傳輸動力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可提高燃油效率。
在汽車產業轉向混合動力和全電動車輛趨勢下,企業單打獨斗很難抗敵,加上德國和中國的研究熱潮施壓,促起日本國內業者決定攜手合作。TRAMI 是日本汽車工業的第二個集體研究機構,第一個是 2014 年 9 家公司成立的內燃機研究協會。
TRAMI 成立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和德國的競爭對手加速前進,使得日本企業害怕若錯過機會,將被遠遠拋在后面。早在 50 年前,德國政府就開始主導研發動力總成聯合研究,中國最近也采取相應措施,結合慷慨的政府資金和歐洲公司提供的技術促進研究。
相反地,日本大學動力系統的基礎研究比專注在引擎的研究要少得多。由于缺乏合作,汽車公司的研究進度也受到阻礙。TRAMI 承諾改變這種情況,由每個制造商派出大約 10 名工程師,參與方將根據他們所面臨的挑戰決定不同主題,并將研究委托給日本的大學。
其中一個目標可能是透過減少金屬零件之間的摩擦來提高性能。橫濱國立大學和其他 8 所學校正在進行一項試驗,未來合作大學的數量也會增加。
報導指出,啟動動力總成基礎研究是有根據的,日本汽車制造商長期以來偏向內部制造動力傳動系統,包括自動變速器和無級變速器,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著駕駛性能。原則上本田在內部制造兩種類型的變速器,而豐田有內部制造也有向 Aisin 采購。
但混合動力車需要特別復雜的動力系統,例如本田的車型根據駕駛情況利用引擎、馬達或兩者的動力。但電動車不需要變速器,因為馬達扮演這個功能,但即使所有汽車都是電動車,汽車制造商仍然需要高效的動力總成系統將動力從馬達傳遞到車輪。
TRAMI 負責人即言,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的崛起創造對更復雜技術的需求,已經超過單一公司可以自己處理開發的程度。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9786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子工程專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