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中德兩國總理的見證下,魏建軍在德國柏林跟寶馬簽下了合資經營合同。7月11日上午他飛回北京,下午即火速召開媒體座談會。盡管沒有喘息的時間,馬不停蹄的魏建軍臉上并無倦意,面對一百多家媒體,他有話要說。
“我們是自由戀愛,雙方已經談了兩年,這次簽約只不過是訂婚儀式而已。”魏建軍說,此前,長城并非不想跟寶馬這樣的知名車企合資,只不過由于國家政策的限制,這樣的好事輪不到民營企業。“現在,長城作為民營車企能夠跟寶馬成立合資公司,是國家深化改革的成果。我相信,民營企業的合資是最有質量的合資,我們將會成為合資的標桿。”
長城和寶馬合資,都是為了推動各自的全球化
寶馬為什么會選擇長城?長城又為什么會選擇寶馬?
對于這兩個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國慶的回答只有四個字:信心和認同。
從2016年2月雙方簽訂保密協議起,趙國慶就是長城方面的負責人。他說,雙方對彼此有信心,這是合作的基礎。雙方相信,長城高效率的工業生產與寶馬的全球化運營經驗相結合,會為中國品牌全球化與外資國際品牌全球化樹立一個新的標桿。
而認同則包括流程認同和技術認同。“在流程上,寶馬有成熟、規范、系統的業務流程體系,而長城是一家年輕的車企,流程比較靈活,能夠快速應對市場。在技術層面,雙方也是相互認同的,我們每兩周都會有面對面的溝通,要么在保定,要么在德國。”
實際上,早在今年五月份,魏建軍在接受媒體提問時曾透露:多年來長城在研發、設施上的投入一直很大,內部的說法是“舍得過度投資”,“正因為看中了這一點,寶馬才會選中我們。”長城能走到今天,跟他奉行的文化“每天進步一點點”有關,這句話被鐫刻在長城的每座建筑物上。魏建軍說,這是長城對汽車產業的敬畏之心,因為造車難,要求的人才、技術和投資都是頂級的。
自從2016年簽署了保密協議后,雙方進行了多次的溝通和洽談,相互從研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質量等維度考察和評價對方,最后的結果是寶馬對長城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長城產品的質量表現非常認可,長城也看到了寶馬國際運營的能力,因而能夠一拍即合。在2017年雙方簽訂合作意向書時,寶馬只占小股比,但經過雙方后來的討論,達成的共識是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既是長城全球戰略的重要部分,也是寶馬全球戰略的重要部分,從而確定了各占50%的股比。
值得一提的是,長城和寶馬的合資合同雖然剛剛才簽署,但雙方在產品研發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因為在洽談合資合同的同時,就已啟動了產品研發工作。目前,同步研發的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每一周的工作至少要有幾十個視頻會議,每兩周都會有面對面的會議,或者是在保定,或者是在慕尼黑,雙方技術團隊面對面溝通討論技術方案。
“合資公司平臺上的產品,要滿足全球市場上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不同客戶在品牌和價格上的不同要求,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們當前的進展是,所有在技術方面的問題基本都關閉,能夠確保項目順利的開展和運行。”
新能源積分盈利將平分,合資公司也會生產燃油車
“你們為什么會把合資公司命名為光束汽車呢?”有媒體問道。
“雙方都希望合資公司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參與市場競爭,在名字中不要有寶馬也不要有長城。我們最終選擇了叫光束,因為光束就是光明,也能夠讓人聯想到新的清潔能源,光束就是光明,還寓意著雙方合作的未來是光明的。”趙國慶答道。
魏建軍則介紹,長城和寶馬的合資公司將開啟一種全新的模式:不是簡單的一方提供圖紙,另一方提供工廠的模式,也不是針對中國市場特設。合資公司從產品定義、研發階段就面向全球消費者,采用寶馬的全球研發、生產控制標準,發揮長城汽車在本地化生產、配套、管理等領域的強大能力,充分利用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技術、配套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不僅為中國,更是為全球主要市場提供優質產品。
按照規劃,光束汽車的第一款車型將于2021年推出,這款車將使用合資公司的全新品牌,定位于緊湊型SUV,續駛里程達到500公里。這款車空間大,耗電量低,整車的質量輕,品質與MINI一樣。
在銷售渠道方面,光束汽車將充分利用兩個股東現有的渠道資源。其中,MINI品牌的純電動車會利用寶馬現有的銷售渠道進行銷售,包括國內和國際市場;而新品牌的車型,則將利用長城汽車的銷售網絡進行銷售。
由于光束汽車是寶馬MINI全球戰略的一個重要部分,除了生產MINI的純電動車之外,他們還將生產燃油車。趙國慶說,“燃油車主要是為了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而針對中國市場的主要是新能源車。燃油車后續的規劃和詳細計劃雙方還在討論當中,我們在建立合資公司之初范圍是廣泛的,但具體的時間節點和車型雙方正在討論。”
在長城和寶馬正式簽約之前,外界多有這樣的猜測:兩者之所以強強聯合,重要原因是迫于雙積分壓力。那么,合資公司的新能源積分將如何分配呢?趙國慶表示,今后新能源積分將是合資公司收入的來源之一,收入所得將會按照雙方的股比進行分配,目前是各占50%。
長城并不會由于跟寶馬合資而變化太大,但將在“國際化”上受益
跟寶馬的合資,將對長城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有媒體問道,合資公司的成立,勢必會引入大量國際化人才,這會不會促使長城形成更開放的公司文化和人才戰略?
“關于更加開放,我想更正一下,因為長城本來就是很開放的,我們本來就不是封閉的,有很多的外國專家。”魏建軍說,合資公司的人才肯定會是在全球范圍內挑選,但外籍專家未必就真的比中國專家優秀,“實際上中國有很多工程師也是非常好的,而且管理團隊管得非常細致,非常優秀。”
不過,長城和寶馬的合資公司很可能會采購長城自主研發的動力電池,但也不排除采購第三方的動力電池。魏建軍說,“合資公司的供應鏈,必須是在成本、質量和交付等綜合考量最優的,在有競爭力的前提下,長城的供應鏈是可以參與的,我們現在也正在并行開展這項工作。”
在下午的媒體座談會上,魏建軍多次強調,合資公司光束汽車的品牌,和長城的現有品牌定位上沒有交集。合資公司有合資公司的經營戰略,而長城還是會堅持SUV品牌,也不會影響長城的新能源品牌歐拉。
在魏建軍看來,長城并不會由于和寶馬合作,就會產生什么特別大的變化。因為本來長城就是一個很開放的公司,雖然總部在保定,但早已打造了一個全球化的研發團隊,有各種各樣的人才。“我們從研發到營銷到生產基地都已經海外化了,而在海外的營銷都是盡可能本地化,比如在俄羅斯、澳洲、南非這些大的市場上,都是靠本地化和國際化的力量在推動,而不是我們一味地派出人員。”
不過,魏建軍很期待長城和寶馬的合作,為長城在“走出去”方面帶來巨大的價值。“在海外市場,我們在產品上的挑戰并不大,挑戰大的是品牌本地化的運營和駕馭能力——如何在融合當地文化,打造本土化品牌,并建立一個有效的生產組織和網絡,以及應對各國各地區的法律法規。在海外營銷網絡的管理上,我們相信能夠從長城和寶馬的合資中學到很多,減少交學費的時間和成本,我們會更努力地向高端市場進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7221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