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Google X 旗下以氣球為基礎搭建無線通信平臺的項目Loon和無人機項目Wing相繼獨立成子公司。
早上6點40分,汽笛聲響了三次。“放氣!”一個戴著安全帽、穿著熒光背心的男人喊道。隨后,氦氣嘶嘶地從儲氣罐出來,通過一系列管道上升到一個55英尺(約16.7米)高的垂直于地面的塑料管頂部。
內華達州的Winnemucca因為80號州際高速公路,巴斯克餐館、牛仔文化而聞名于世。谷歌2011年啟動了Loon計劃,旨在通過氣球將互聯網帶到地球上人口稀少、接收衛星信號困難的偏遠地區,即以氣球為基礎搭建無線通信平臺,Winnemucca正是其測試地。
Loon 計劃在6萬英尺(約1.8萬米)的高空組建一個氣球網絡將上網信號傳播到世界各地,每個氣球覆蓋近2000平方英里(約5180平方千米)。Loon正在Winnemucca進行測試,因為這里天空遼闊,剛好也有一個機場,上級領導坐飛機很快就能抵達。
▲Goole展出的測試設備
今天,該團隊正在這里測試其新版的通信系統,新系統覆蓋范圍是當前的10倍。在工程師的指揮下,半小時后,這個氣球將在固定橫木和三面擋風墻的保護下向左旋轉90度,然后起飛。它搭載的三角形的太陽能電池板、天線和各種電子設備在起飛瞬間會凍結片刻,接著隨風飄蕩,每分鐘爬1000英尺(304.8米)。就常規而言,這種場景非常壯觀。“它永遠永遠都不會變老,” Nick Kohli說。
2012年Kohli加入Loon,負責在新西蘭海岸的巴西鄉村莫哈韋沙漠(Mojave Desert)尋找并收集掉落的氣球。Loon是Google X實驗室的一部分,Google X鼓勵大膽的項目,以創新的方式將新興技術應用到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上,其中一個項目就是自動駕駛汽車。Kohli和其他谷歌的員工不太一樣,雖然他接受過急救訓練但卻不是醫學院畢業的科班生,谷歌看中他是因為他有飛行員執照,并且在內華達的山脈地區從事了8年的搜救工作,這種工作經歷對谷歌X實驗室來說非常有用。
在Alphabet的幫助下,飛行控制員 Kohli見證了Loon的發展歷程——從過去飛幾百英里就要掉下來,到今天這種級別的成功發射,這離實現Loon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今天,Google X宣布Loon畢業,成為Alphabet旗下的一家獨立公司,標志著該公司在實現自身愿景上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
Loon和無人駕駛飛機運送貨物的項目Wing一樣,將開始組建自己的人力資源和公關團隊。它的領導人將獲得CEO頭銜,員工將獲得一定數量的股份,他們將在改變世界的同時創造利潤。
圖片為Google X頭號明星Teller
Loon和Wing并不是第一批從X實驗室獨立出來的項目。事實上,一個用糖尿病人的眼淚測量血糖的隱形眼鏡項目在2015年實現了獨立。2016年12月,x實驗室的自動駕駛項目成為獨立公司,取名為Waymo。Loon 和Wing這兩個大項目的獨立算是Google X的一個分水嶺,意味著這個神秘部門在運行多年后真正開始了落地。
對于這個靠廣告公司來掙錢的科技巨頭來說,X實驗室并不是一個收納那些在谷歌其他部門無法存在,不掙錢的“垃圾”項目的地方。他們致力于研發出能夠與物理世界交互的革命性產品,而非僅僅是坐做屏幕前去使用的互聯網產品。Loon和Wing獨立后,X實驗室很快便可知知曉它是否能夠將谷歌帶入新的領域并讓其稱王。
但Alphabet試圖催生新一代像登月一樣的革命性項目將面臨兩個問題的考驗。這些項目能成倍增長嗎?我們想要它嗎?
Google X山景城總部的Loon實驗室里堆滿了許多研究成果,它是基于用高速飛行的熱氣球取代地面信號塔這一簡單想法創立的。在2013年運行一年之后,這些氣球仍然有一個缺點,幾天后就會爆裂或掉到地上。
現在,一個定制設計的箱子將在運輸過程中保持系統的安全。關鍵部件是一個用金屬化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銀色盒子,它可以反射陽光保持溫暖。一個80英尺(約2米)長的平板掃描儀能夠檢查聚乙烯加速氣球墜落的微觀缺陷,繪圖軟件可以追蹤大陸和海洋上的漂浮物,利用機器識別出可以讓它們到達任何地方的氣流。有了這些工具,Loon團隊可以每半小時發射一個氣球,并使氣球在空中停留6個月或更長時間。
Google X一直在支持旗下項目的發展,六年來,Loon的工程師、設計師和氣球回收人員都不用擔心資金、收入來源、招聘HR或公關團隊等問題。他們可以獲得谷歌在機器學習方面的技術,并且可以使用昵稱為“設計廚房”,占地面積超過2萬平方英尺(約合1858平方米)的工作室來制作各種機械設備。他們不需要詳細的商業計劃,更不用擔心收入和利潤,只需要一遍一遍地嘗試或失敗,并從中學習經驗。
X實驗室的頭號明星Teller 把Google X描繪成一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地方,但他并沒有隱瞞Alphabet的收入來源、戰略優勢和招聘價值。雖然他不愿透露moonshot工廠的員工人數或運營預算,但他明確表示,無論Google X花了多少錢,和它創造的價值比起來都微不足道。
X實驗室內部有各種團隊在尋找各種具有變革性的項目,但是也在不停地被斃掉。只要有解決棘手問題的新方法就會受到歡迎。新想法有些來自員工的腦海,有些來自Teller或其他聯合創始人。Google X的員工在閱讀學術論文或參加會議時都能找到項目靈感。一個項目甚至來自于NPR國家廣播電臺對一名研究者的采訪。當時,一名Google X的員工正在聽這個節目,并在隨后邀請她來聊聊。
評審小組已經評審過從雪崩中產生能量,在北極周圍安裝一個銅環來利用地球磁場發電,以及建造海上港口來簡化運輸物流。他們曾就研制隱形裝置一事進行過辯論,技術上似乎可行。“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應該這么做,因為這太酷了——不,我們不能這么做,因為這會帶來更多的麻煩,而且它不能解決任何真正的問題,”沃森說。“這肯定會讓罪犯更有效。”
無論項目想法出自哪里,首先要經過快速評審小組的審核。審核小組每周聚會判斷哪些項目應該斃掉。“我們要問的第一件事是:這個想法能通過近期將會出現的技術實現嗎?它能解決真正的實際問題嗎?”領導團隊的Phil Watson說,“你會驚訝地發現提出過多少種不可能實現的想法。”
通過快速評審小組審核的想法進入“鑄造廠”,“鑄造廠”要審核這些項目在實際運營中是否存在問題,通過之后才會正式立項。這一階段的領導者是Obi Felten,他在歐洲推廣谷歌產品多年后于2012年來到Google X。
在與Teller的第一次會面中,Felten了解到X秘密運作的所有項目,包括Loon和Wing。她開始問那些關于產品的問題。氣球進入另一個國家領空合法嗎?有隱私問題嗎?你會與電話公司合作還是與他們競爭? Astro告訴Felten,“哦,沒有人真正想過這些問題。”這些都是工程師和科學家,我們只考慮如何讓氣球飛起來。
“鑄造廠”利用嚴格的審核手段,在Google X投入大量的金錢和時間之前,斃掉不能實現的項目。以Foghorn為例,Google X試圖用海水制造一種碳中性燃料,但是兩年之后他們意識到碳中性燃料沒有價格優勢和汽油競爭,便終止了它,還給團隊中的每個人發了獎金,讓他們開發新的項目。
最理想的情況是鑄造廠能快速發現哪些項目應該斃掉,因為你越早扼殺一個想法,就越快投入時間和金錢到下一個想法。想要改變世界、創造強大的新公司,就要避開傳統的做法。找到那些你正在做,但是卻應該斃掉的項目能夠讓你離成功更近。因為一旦它被斃掉,你就可以去做下一個項目,沒準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基于上述判定標準,谷歌篩選出了貨運無人機和隱形斗篷項目。但在2010年谷歌X剛成立的時候,它并沒有這種判定標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平臺始于一項汽車實驗:拉里·佩奇向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教授塞巴斯蒂安·特倫(Sebastian Thrun)提出要求,讓他打造一款自動駕駛汽車。2005年,Thrun曾帶領斯坦福在美國無人車駕駛挑戰賽(Darpa Grand Challenge)中獲勝,這是一項在內華達州普里姆外的莫哈韋沙漠進行的一項132英里的全自動駕駛汽車競技比賽。
在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于2007年舉辦的另一場城市挑戰賽時,該機構通過讓車輛在行駛中模擬城市路況來增強自動駕駛技術,在那里他們必須遵守在十字路口和停車等交通規則。在此次競賽中,斯坦福位列第二(卡內基梅隆獲得第一名),此時,Thrun已經在谷歌工作,并協作開發街景技術(Street View)。
在Darpa的挑戰賽中已經證明了汽車自動駕駛的可能性,但是當地聯邦政府并沒有舉辦更多的賽事以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推廣。在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美國的汽車制造商一心專注于如何生存,并無暇顧及業務上的技術拓展。谷歌作為一家軟件技術公司,在擁有龐大資金的支持下,將這一個想法付諸實踐。
因此,Thrun悄悄地雇傭了一個團隊,團隊成員大多來自這個領域的知名學者,其中很多都是Darpa挑戰賽的常客,他們對未知的領域往往抱有極大的興趣。Google創始人Page也為團隊設立了自己的挑戰項目,他希望在加州公路上完成在1000英里的自行駕駛測試。Thrun的團隊稱其為Page 1000,并且他們進展神速,在短短18個月的時間內就將自動駕駛車輛開上了路。
此后,自動駕駛技術便逐步列入了Google的未來規劃當中。Page同時任命 Thrun負責除Google主營業務外的其他關鍵領域。(例如,讓Thrun管理自動駕駛車隊,并且在2012年之后,專攻在線教育創業公司Udacity)
通過有限的資金,給予員工極大的發揮空間,Google X認為它可以創建出前所未有的服務和產品。它不主張自主研發,而是依脫其他機構(主要是政府和學術機構)來構思與規劃產品。并且樂于尋找有想法的人,將其納入自己的陣營。與此同時,Google X負責擴大Alphabet的業務范圍,而不是僅僅改善已有的業務。
因此,Google X平臺并不僅限于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或開發Loon項目;其真正的意向旨在創建一個能夠設計這類業務的平臺。
行業巨頭往往通過創建一個研究部門來打造一款開創性的產品,這些公司的價值往往取決于他們的創新能力。這一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貝爾實驗室,該實驗室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在1925年創立。眾所周知,晶體管是現代電子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制造晶體管而聞名的貝爾實驗室由眾多知名科學家組成,這一實驗室研發了第一批激光器,在數學家Claude Shannon的主導下,開創了信息理論領域的先河,該理論創建了一個數學框架,用于理解信息的傳輸和處理方式。除了8個諾貝爾獎和3個圖靈獎外,該實驗室還創建了Unix操作系統和編碼語言C ++。
這種學術上的深度正是貝爾實驗室成功的關鍵。因為并沒有辦法預測下一個突破點在什么時候出現,因此要求制定一個詳細的行動計劃并無實際意義。”Jon Gertner在創意工廠中寫道:在美國創新的時代背景下。 “無論是通過電報,無線電還是錄制的聲音或視覺圖像。只要是與人類通信有關的事情,貝爾實驗室的員工都會予以調查。”
貝爾實驗室在行業里的基礎研究同樣極具價值:貝爾的科學家們花了數年時間探索化學、物理、冶金、磁性等基本原理,并且積極尋找可以商業化的全新發現。
硅谷與施樂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建立了第一個偉大的創新實驗室,該中心的研究人員在行業內廣受好評并不是因為他們的科學突破,而是他們利用現有技術并使之適應于全新的領域。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創建了激光打印機和以太網,并為現代計算奠定了基礎。
但在硅谷,施樂未能充分利用這項技術確實收到不少詬病。該實驗室開創了圖形用戶界面,想象一個鼠標可以在屏幕上操縱任一圖標,但史蒂夫·喬布斯卻把這項技術帶到了公眾面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研究企業創新的亨利·切斯布魯說:施樂公司的老板并不是沒有看好這項技術,他們只是沒有摸清這項技術的內在關系。 與此同時,施樂正在尋找適合復印機和打印機商業模式的產品
Prager,現Google X的無人機團隊Wing交付項目的機械工程師,過去曾在保時捷的發動機廠工作。在業余時間,他制造了噴氣動力鏈鋸和渦輪增壓摩托車。
Wing項目于2012年啟動后不久,該團隊意識到,讓無人機落地來送貨的過程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電量。
因此,他們決定讓飛機在空中盤旋,將包裹用繩子綁在無人機身上,然后慢慢將其降至地面。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因為每個包裹都需要不同的綁法,很難大規模應用。與此同時,這種投放方式也影響了用戶體驗。
對此,他們做出了另一種新的嘗試:利用一個土豆大小的裝置,在保證安全運輸的情況下,使包裹能夠方便的進行裝卸。Prager幽默的調侃道:“我們通過觀察用戶在看到這個無人機快遞系統時是否震驚來判斷其是否成功。”
圖片來自Wired
Wing旨在帶來方便運輸的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和碳排放。自2014年以來,該公司一直在澳大利亞各地開展試點項目,先是在昆士蘭州,隨后轉戰首都堪培拉。項目伊始,他們向偏遠地區的牧場主提供無人機送貨服務,現在又準備在離城市更近的郊區開展服務。
近年來,電池和無人機的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使得無人機送貨公司迅猛發展起來,但阻礙無人機市場的真正阻力并不是快遞交付系統或者技術本身。其首要問題是如何在嚴格監管的歐美國家安全地應用這一技術。
因此,在2015年,該團隊開始建立一個無人駕駛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該系統將連接旗下所有的無人機,并為每架無人機提供一個專屬航線,讓它按照特定的路徑完成送貨任務。
“我們正試圖建造一個送貨無人機的專屬通道,”, Wing從Google X獨立出來的CTO Adam Woodworth如是說道。其中最難的部分不僅僅是開發一種跟蹤飛機的系統,而是讓每個人都能運行相同類型的系統。 Wing正與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展開合作,通過開放部分系統,讓其他人也可以使用這種系統。
有趣的是,它并不是Google X要解決的問題。它不需要工程師的頭腦風暴。它需要與監管機構和競爭對手建立緊密的聯系,如果Wing無法做到這一點,那就談不上后期的應用落地。
這也意味著新興公司必須接受不斷突破自己,就如Loon一樣。Google X通過提供有效的服務并為客戶帶來利潤,并且這些公司正在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案例。
Loon提供的信息網絡覆蓋范圍已經超過了1800萬英里。波多黎各在遭受颶風瑪麗亞和災難性洪水之后,Loon已經為當地提供了信息網絡技術。“保持大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推動創新發展”Alastair Westgarth說道,他是一位電信行業的資深人士,一年半前來到Google X,并將成為Loon的首席執行官。他的工作就是與世界各地的服務提供商達成協議,并將Loon接入他們的網絡并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系。
Google X還將密切關注剛剛起步的Loon和Wing,因為他們試圖讓理想變成現實,但它很快就會把注意力轉向到取而代之的登月計劃上。Google方面表示,互聯網氣球和無人機無論是強勢崛起還是黯然收場都將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檢驗。
來源:車東西
作者:紅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72273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東西,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