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5日,大眾宣布將投資12億歐元(約94.37億元人民幣)把其位于德國東部的茨維考工廠改造成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工廠,為其2025年之后電動車年度產量達100萬輛做準備。
大眾指出,茨維考工廠的電動車年產能將達30萬輛,高出大眾集團任何一個工廠。目前,該工廠生產高爾夫和高爾夫 Estte,從2019年年底開始,將開始生產大眾首款基于MEB平臺的ID電動車。從2021年開始,將開始生產大眾集團旗下三大品牌的六大電動車車型。茨維考電動車工廠采用的電池將采自波蘭和匈牙利,盡管煤炭是上述兩個國家的主要能源,但是供應商均已同意使用綠色能源。
根據《歐洲汽車新聞》的報道,大眾即將生產的6款車型的情況如下:大眾ID Neo掀背車將在2019年11月下線,第二年將在歐洲開售,售價在23,000歐元左右;緊湊型跨界車I.D. Crozz未來或在歐洲、中國和美國出售;目前還有一款ID系列車型和兩款奧迪車型、一款西雅特車型尚未公布。此外,寬敞型SUV車型ID Lounge將于2023年開始生產,但是目前尚未決定生產工廠。
根據大眾集團的規劃,到2025年,旗下12大汽車品牌將生產大約50款純電動車型。大眾集團希望在2025年之前純電動車銷量在200萬-300萬輛之間,占其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對于大眾集團來說,想要在與新型競爭對手的競爭中保持全球領導地位,從日均生產成千上萬輛的內燃機車型平穩轉型至關重要。大規模的量產和研發,將有利于大眾填補電動車車型和傳統內燃機車型之間的利潤差。
來自外界的競爭日益加劇。特斯拉在努力解決美國工廠生產瓶頸的同時,計劃于明年年初在歐洲開售Model 3車型。今年第三季度,該車型在美國已經超越豐田、本田等一系列車型,成為一大暢銷車型。
隨著茨維考工廠的改造,大眾全球生產網絡也將開始深遠的轉變。據悉,大眾目前的生產網絡約有120家工廠。在中國,大眾正在上海安亭和廣東佛山建設兩大MEB工廠,預計將在茨維考工廠之后于2020年投產。大眾還在北美生產MEB車輛,但是目前尚未決定具體生產地址,預計未來幾周將作出決定。
11月15日,大眾宣布計劃將改造埃姆登和漢諾威的工廠,以生產電動車。大眾將在其漢諾威工廠生產I.D. Buzz,預計將在2022年開始。埃姆登工廠將于2022年開始生產電動車,但是大眾目前尚未公布具體車型。雖然組裝電動車需要較少的員工,但是大眾依然承諾在2028年之前不裁員,以安撫強大的工會。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8137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