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匯消息:對任何深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企業而言,購車補貼調整引發的動蕩都可能是致命的。對于整車企業來說,產銷規模越大,墊付的國家購車補貼就越多,而補貼確認到發放還需要一個周期,這時,在全行業由嚴重依賴補貼到快速產業化的調整中,如何能確保持續、充足的現金流就顯得異常關鍵。
今日,宇通客車發布《關于開展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公告》,因實際經營需要,公司分別與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分行開展無追索權的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總規模20.22億元,保理費用為0.57億元。
對此宇通方面表示,開展應收賬款保理業務,有利于加速資金周轉,降低應收賬款管理成本,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及經營性現金流狀況,符合公司發展規劃和公司整體利益,預計將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積極影響。
不難發現,20.22億元的應收賬款,5700萬元的保理費用,費用率已突破2%,對于價格本就競爭激烈的客車行業而言,這個費用率相當于宇通客車為了現金流,要損失2%的凈利潤,由此可見,若不是現金流吃緊,一向以精細化著稱的宇通客車絕不會采取上述方式緩解現金流。
根據宇通客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初宇通客車應收賬款已高達173.9億元,第三季度則降至167.5億元,僅僅完成6.4億元資金周轉。毋庸置疑,其中極大占比為近年尚未清算的購車補貼。
另據電車匯參照四部委官方公布的清算結果統計,截止2018年9月,四部委共計完成了2016年全年共計5次,及2017年共計2次的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清算,累計清算劃撥資金498.3億元。目前,尚有2017年絕大部分和2018年全部銷售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尚未完成清算。
作為新能源客車銷量第一的企業,在2016-2017年度的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清算中,宇通客車共清算客車2.87萬輛,清算資金152.92億元,占客車行業總清算資金的一半。但是,電車匯認為,由于補貼清算延遲,加之2018年行業資金吃緊、融資成本較高等宏觀因素影響,這些清算資金遠遠覆蓋宇通客車新增的銷量及提前墊付的國家購車補貼。
根據宇通客車官方數據,2017-2018年度,宇通客車共計生產并墊付新能源客車國家購車補貼4.2萬余輛,目前,這些車輛僅有3200余輛完成了補貼清算,仍有3.8萬余輛新能源客車未完成國家購車補貼清算。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日前透露,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至少要在今年基礎上再降低30%,目前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文件已經制定好了,但發布時間還不確定。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它目前正在由政策導向向市場導向過渡,據悉國家相關部門也已經明確了補貼政策的“退坡、調整、退出”機制,預計在2020年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
來源:電車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85064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車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