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6時,隨著第20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功對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以下簡稱“國家溯源平臺”),這標志著國家溯源管理平臺實現了對200萬輛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的有效監管。國家溯源平臺在實現動力蓄電池監管車輛數跨入“百萬級”的基礎上再上一層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國家溯源平臺數據監測情況
國家溯源平臺是工信部為貫徹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推進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依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委托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而建立,其主要功能是將動力蓄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回收、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同時對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責任情況實施監測,從而實現動力電池的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2018年7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召開了國家溯源平臺啟動會,標志著國家溯源平臺正式運營,正式實現對動力蓄電池的有效監管。
國家溯源平臺啟動會
據悉,國家溯源平臺包含車載管理模塊和回收利用管理模塊兩大模塊,涵蓋新能源汽車監測和動力蓄電池溯源功能,為我國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信息采集與管理的官方平臺,可實現對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溯源責任情況實施監測。近一年來,國家溯源平臺建立了對動力蓄電池監管接入企業的發布制度,每月下旬對當月成功接入企業進行發布,截止目前已有百余家新能源整車企業成功對接國家溯源平臺,實現了動力蓄電池監管車輛數突破200萬輛的跨越,推進我國動力電池監管與溯源工作跨入新階段。
車載管理模塊和回收利用管理模塊
發布制度
作為新能源汽車閉環發展的核心環節,動力蓄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循環利用對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保障安全,促進綠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動力蓄電池大量退役后,如不加以有效回收和妥善處置,將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并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為此,加強對動力蓄電池的監管和溯源工作對于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具有實踐性意義。國家溯源平臺以國標電池編碼為信息載體,完成動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相關信息的采集,形成涵蓋動力蓄電池生產、使用、報廢、回收、利用全過程信息鏈條有效監管。目前,其200萬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監管的突破對于行業閉環的形成奠定了基石,為行業由“量”到“質”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來源: 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9509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