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ofo宣布有樁模式覆蓋深圳全城。今年春末。ofo有樁模式首先在北京市延慶區試點,3個月前,這一模式登陸深圳羅湖、福田區。
“有樁模式”中的“車樁”并非實體樁,而是對單車進行改造,在車頭增加“P”型提示牌,并將該單車固定所得。車樁藍牙識別范圍即為停車區域。ofo App升級后,用戶在地圖上可以看到有“P”標志的停車點,將車輛停在小黃車附近,點擊確認還車,手動關鎖后便可還車。
首次違停會收到提示短信,第二次違停需繳納5元車輛管理費及訂單費,第三次及以后違停則需繳納20元車輛管理費及訂單費。
ofo方面稱,停車點根據大數據和投放經驗選取。由于“樁”亦是車,未來停車點將根據道路情況和騎行數據因素調整,車樁密度和分布也可以根據需求實施調控。
盡管ofo平臺上還有1616萬名用戶等待退押金,整個共享單車行業正在向理性發展,至少不再盲目大規模鋪車了,還要精細化運營了。
第一季度,由于大規模鋪車,摩拜被美團點評收購后,貢獻了美團點評的一半虧損。美團點評二季度財報顯示,共享單車經營虧損環比收窄,主要歸功于二季度單車的使用期限已到期,不再產生任何折舊費用,其次,二季度美團點評尚未大量投放新的替代單車。由此,單車所占的銷售成本不單獨列出。
此外,美團稱繼續優化定價策略,并開始適當增加若干城市的每次騎行費及每月訂購費。
精細化運營的標志之一,便是自我覺醒。
除了ofo,摩拜、哈啰、青桔也都自主上線/試行了相應查驗違停的功能。不久前,哈啰和摩拜宣布在武漢推出禁停區和電子圍欄,后臺借助根據大數據分析,指導線下運營范圍調整、單車調度清運等工作。
用戶若有二次以上的違停行為,若騎行摩拜則將被收取5元管理費;哈啰用戶則會面臨20分或50分的信用扣分,若信用分過低,用戶每小時騎行價格也會上升。也同樣是在武漢,此前首批300輛搭載有北斗導航定位芯片的青桔單車投入測試。
來源:36氪
作者:邱曉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97855
以上內容轉載自36氪,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