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7月長江汽車被爆出停產、欠薪等一系風波之后,其控股母公司五龍電動車有限公司,最近也陷入了破產的漩渦。
上周五,五龍電動車(0729.HK)及旗下五龍動力(0378.HK)盤中雙雙停牌,隨后其發布公告披露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曹忠,已被已被李嘉誠旗下的Li Ka Shing (Canada)Foundation(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提出破產呈請。
報道稱,李嘉誠基金會表示,基于曹忠無力償還擔保款項本金及利息,截至2019年7月欠款共超過11.9億港元,故入稟法庭申請其破產。
今日復牌后,五龍電動車和五龍動力仍在持續暴跌。截至發稿,五龍電動車跌24.32%,報0.280港元;五龍動力跌27.54%,報0.050港元。
事實上,五龍電動車的業績已經持續虧損了近8年之久。據其財務數據顯示,盡管截至今年3月底,其年度虧損有所收窄,但仍然高達19.89億港元。其核數師甚至指出,公司多項財務情況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構成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之重大質疑。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李嘉誠投資布局新能源汽車版圖重要載體,如今李嘉誠早已不在五龍電動車的十大股東之列。此次隨著五龍電動車被提破產申請,或許正意味著李嘉誠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的大撤退。
五龍電動車破產早已被預見?
以電池起家的五龍電動車,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的熱潮下,開始轉攻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在電動車設計、生產、電池正極材料、管理系統、組裝等方面,五龍電動車都堅持從零開始自主開發。
去年2月,五龍電動車還宣布附屬杭州長江與佛山市南海政府訂立協議,于南海區成立氫動力汽車研發中心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以從事純電動與氫動力汽車生產及銷售,設計年產能達6萬輛汽車。
然而,當我們仔細回顧五龍電動車歷年業績,從2010年做電池起家(中聚電池),到2013年重組長江品牌成立杭州長江起跨入電動車生產領域至今,近8年來,五龍電動車可謂從未見到過盈利的曙光。
今年上半年,五龍電動車的半年財報顯示,其凈利潤雖然同比有著1.95%的增長,但虧損仍然高達30億港元。在這樣的形勢下,公司不得不因經營現金流不足而延遲已經獲得的海外訂單。
2010年起,五龍電動車的股權開始被李嘉誠陸續收購。2015年8月中旬,李嘉誠以0.46港元/股的價格,從五龍電動車執行董事兼副主席苗振國手中購得7.43億股,這使其持股比例一度達到8%左右。
彼時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但巨大潛力正被多方看好。彼時李嘉誠的入局一度被視為其開始構建新能源汽車王國的信號。事實上,從收購五龍電動車起,李嘉誠在那時也逐步完成了從上游鋰電池材料到動力電池再到整車制造以及運營租賃的產業布局。
然而,2016年9月底,即在財政部通報了蘇州吉姆西等5家企業騙補行為之后不久,五龍電動車發布公告稱,李嘉誠已出售公司部分股份,其持股數量減少至11.06億股,股權減少至4.93%,低于需要披露的5%水平。
截止2017年9月底,五龍電動車財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李嘉誠已不在其列,而該名單的第十大股東持股占比僅為0.04%。彼時就有分析指出,這很可能意味著李嘉誠已清倉五龍電動車股份。
事實上,2018年7月至今,五龍電動車曾6度配股,1度合股。這曾一度惹來外界爭議。同時,去年中五龍電動車曾多次披露,曹忠因為公司股價下跌及其流動資金問題,部分持股遭經紀行連環斬倉,曹忠的持股量由11.86%降至9.79%。據公司年報顯示,曹忠目前持有五龍電動車約6%股權。
五龍系公告稱,因破產呈請還處于起始階段,公司暫時還未經曹忠得到足夠有關破產的資料,以分析其對公司的影響。公司將持續跟進破產申請的進展,并適時進一步作出公告以向公司股東更新情況。
新能源乘用車業務遇阻
在五龍電動車遭遇破產申請之際,旗下子公司長江汽車的業務會否受到影響,也成為業界關注的一大問題。
“公告信息很清楚,整件事情不涉及到長江汽車這邊。具體情況我們建議您可以與上市公司那邊聯系。”長江汽車方面相關負責人對功夫汽車表示。
2016年5月,五龍電動車旗下附屬公司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獲得發改委年產5萬輛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項目的批復,準備發力A00級和A0級純電動SUV<SUV市場,成為第二家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這也一度被視為扭轉五龍電動車業績連年虧損,成為新增長點的關鍵所在。
然而,母公司的虧損情況,對長江汽車的經營情況也或多或少地產生著影響。今年7月,長江汽車因“欠薪停產”的事件曾一度引起巨大關注。
“欠薪現在已經逐步解決中,停產是沒有的,我們現在零跑的車子每天都正常下線。”長江汽車方面對功夫汽車表示。
今年年初,長江汽車與國內新造車勢力之一的零跑汽車簽訂代工協議,負責生產零跑S01轎車。根據零跑汽車的規劃,公司今年的銷量目標為1萬輛,明年將達到5萬輛。
然而,數據顯示,今年8月,零跑S01的交付量僅有166輛。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零跑的突圍難度亦越來越大。
除了給零跑代工,長江汽車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重心主要還是放在商用車,而乘用車這塊的競爭力并不是十分突出。早前曾推出的一輛“逸酷”純電動車型,目前也并沒有大規模量產。
功夫拍案
五龍電動車的破產,或許正是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浪淘沙中的一個縮影。
在新能源汽車這個前期投入相當巨大的燒錢行業,尤其對五龍電動車這樣以技術研發為重的企業來說,需要的或許更多是耐心和毅力。
然而從其成立9年持續虧損,加上并沒有拿出一款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來看,五龍電動車的倒下似乎又理所當然,而這也正好敲響了行業的警鐘。
來源:功夫AUTO
作者:言一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99855
以上內容轉載自功夫AUTO,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