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17日,“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WNEVC 2021)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召開,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能源局共同主辦。本次大會以“全面推進市場化、加速跨產業融合,攜手實現碳中和”為主題,邀請全球各國政產學研各界代表展開研討。
在9月16日上午舉辦的主論壇“碳中和愿景下的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戰略”上,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Herbert DIESS發表精彩演講
Herbert DIESS指出:
1. 大眾集團致力于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大眾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總排放量(較2018年)將減少30%。
2. 大眾汽車集團正在逐步完善純電動車型和廣泛布局的充電基礎設施,將為客戶提供卓越的電動出行保障。
3. 隨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移動出行將變得更加可持續、更舒適、更安全。
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萬鋼教授,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感謝組委會邀請我參加此次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未來數十年里,氣候變化將會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們這一代人掌握著引領變革的力量,同時我們也承擔著責任,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能夠在地球上安居樂業。我們的目標是,在保持和改善人類生活質量的同時,減少人為所造成的氣候變化。因此,來自政府層面的行動和助推行業變革的力量不可或缺。當前,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眾、企業和政府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嚴峻性,并希望采取行動。
中國政府宣布力爭在2030年達到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們大眾集團也致力于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全球16%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交通運輸領域,所以在不影響全球經濟的情況下,該領域的迅速減碳迫在眉睫。對于大眾集團而言,到2030年,我們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的總排放量(較2018年)將減少30%。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我們將持續推進電動化攻勢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致力于在中國電動出行領域繼續領跑。集團位于安亭和佛山的MEB工廠已經開始生產純電動汽車。大眾汽車的ID.6、ID.4、ID.3以及奧迪e-tron,正在加速推進我們在中國這一核心市場的電動化進程。
大眾汽車(安徽)是集團旗下非常關鍵的純電動汽車合資企業,首款車型將于2023年在新工廠投產。此外,全新的研發中心也在加速建設。十年內,大眾汽車(安徽)也將成為我們全新一代機電一體化平臺架構(SSP可擴展系統平臺)的本土生產基地。該平臺將是100%純電動平臺,能夠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大眾汽車集團正在逐步完善純電動車型和廣泛布局的充電基礎設施,將為客戶提供卓越的電動出行保障。目前,我們在華合資企業,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相關業務。截止今年年底,我們將安裝超過6000個充電終端,滿足中國主要城市80%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到2025年,我們計劃安裝17000個充電終端。
想要通過電動化攻勢快速實現交通運輸領域的減碳,就必須率先采用太陽能和風能等綠色能源供電。在中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提高到25%左右,煤炭消費也將顯著降低,這正確的發展方向。盡管煤炭目前仍占中國能源結構的56%,但煤炭占比份額必須迅速削減。因為電動出行只有采用可再生能源對碳中和才有意義。通過光伏發電、直購綠電和購買綠色電力證書等方式,大眾佛山、安亭工廠已實現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大眾安徽MEB工廠未來的生產也將采用可再生能源。我們攜手中國的合作伙伴和供應商,正在共同制定2030年前實現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路線。對于不可避免的碳排放部分,我們必須通過技術手段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清除,以實現對《巴黎協定》的承諾。中國已經認識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的重要性。有報告顯示,目前約有400個CCUS示范項目已投運或在建。這些項目每年可捕集多達300萬噸的二氧化碳。CCUS相關技術正在迅速普及。
下一步的問題是如何迅速規模化推廣并掃清相關障礙。如今,許多可再生能源方案的經濟性已經高于化石能源。在一些地區,太陽能或風能已經比煤電更便宜了。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便宜,與使用柴油或混動的公交車相比,電動公交車讓公共交通變得更加便宜。減碳將使許多東西變得更經濟實惠,而不是更加昂貴。在不降低我們生活質量的同時,降低碳排放是有可能實現的。我們可以繼續坐飛機度假,可能會稍微貴一點。我們仍然可以吃肉,也許少吃一點,不過這更健康。我們仍然可以自由出行,乘坐零碳的電動汽車和使用合成燃料的飛機。我們非常期待未來的移動出行與自然和環境更加和諧。
隨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移動出行將變得更加可持續、更舒適、更安全。這需要有變革的意愿,需要政策制定者、行業和社會各界精誠合作,夯實基礎設施的建設。氣候保護和提高生活質量并不是對立的,保護氣候比適應氣候變化的成本更加便宜,同時也能夠為生活質量帶來可持續的益處。我們與全球的共同目標是實現對《巴黎協定》的承諾,同時維護并改善所有地球村成員的生活質量,建立有韌性的未來經濟。讓我們攜手共進,為中國出行領域的快速減碳出一份力,為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出一份力,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謝謝!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15656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