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 ”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具體的推廣方式上,還需要看新的政府如何分配權力以及在理念上會否出現轉變。”3月12日,清華大學教授陳全世接受第一電動作者專訪時說。
當前,關于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事實上屬于空檔期。新華網此前報道稱,國家四部委(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和科技部)正在調研各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針對國內新能源車的新補貼政策目前正在制定中,預計在今年”兩會”之后正式出臺。
而據媒體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近日在兩會期間表示,工信部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新的節能與新能源補貼政策,新政思路將不按技術路線來分,而是按汽車節油率劃分為16個檔次,補貼底線也將大于3000元。有關負責人他還透露,補貼政策將延續三年。
陳全世對此建議,新能源汽車下一階段的推廣工作,可以由國務院成立或者指定一個能夠調動各部委資源的部門督導工作并為結果負責,或者由某個部門主導推廣工作。”法國為推廣新能源汽車,成立了跨部委的督導小組,該小組權力位于各部委之上。”陳全世認為,此前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重大項目”十城千輛”工程雖然由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和發改委四部委共同推動,但并無最終一個部門來為結果負責,影響了推廣效果。
陳全世對”十城千輛”工程的成果給予了一定的肯定。”在節能與新能源公交客車領域,‘十城千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乘用車領域,他認為收效甚微。”新能源乘用車的推廣是個系統性更強的工程,從整車到充電基礎設施,需要協同發展。”但正是由于沒有一個能夠調動各種資源的部門負責,各種利益博弈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發展。
而”十城千輛”工程中對于純電動出租車推廣”過快”,陳全世認為這種方式存在一定問題。”純電動出租車購車、運營成本高昂,而這筆成本基本由政府來負擔,可持續性值得推敲。”陳全世說:”如果是小規模的試點,能夠起到很好的檢測作用,但在產品并不十分成熟的前提下,不應推廣過快。”
對于去年年底三部委(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組織開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陳全世認為這種支持方式值得商榷。”從發達國家鼓勵技術創新的經驗可以看到,真正有創新能力的、最需要政府支持的是中小企業,大企業并不需要這些資金錦上添花。我們用財政鼓勵創新應該尋找一些有創新能力和創新動力的新興企業。”
另外,陳全世還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我們不應設置過多的門檻,而是需要用市場來評判。很多人說新能源汽車存在‘亂象’,但競爭表現出來的就是‘亂象’。政府應該做的是定下規矩,標準可以制定得嚴格一些,達到標準的就應該鼓勵其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慰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1835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