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的60周年,也是中國汽車合資的30周年。三十年來,”市場換技術”的正確性始終在被拷問和檢驗。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逐漸壯大,關于”合資股比是否要放開”、”合資企業是否還應存在”的討論也開始愈演愈烈。
為此,《理財周報》作者采訪了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博士,并以此來反思中國汽車合資三十年的得與失。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博士(資料圖片)
作者:最近我看到網上有報道,提的一個合資的說法,我們已經合資三十年,有一些企業已經掌握了造車的技術,今后是不是可以考慮不用再續約了,請您談談自己的看法?
張綏新:最近業內對合資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質疑、討論,首先我想談兩個概念和定義。
第一我們怎么定義中國的汽車工業,中國汽車工業組成部分是什么,中國的汽車工業包含不包含這些合資企業。如果不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一切討論都是沒有用處。
還有第二點,我們要做大做強,所謂的大產量、大銷量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做大的概念,什么叫做強,就是我們和其他的國家相比有沒有競爭力,能否在和其他企業的競爭中取勝。我覺得這才是我們考慮問題的前提和定義。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討論一下現實的問題。現實的問題就是說,如果沒有一些合資企業,我們大家現在基本上沒有車。我們業內的人比較清楚,1983年成立第一家合資企業的時候,在這個以前,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轎車工業。如今,經過這三十年的努力,主要依靠改革開放引進來,實現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我們用三十年從零開始到現在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汽車制造國。如果提出合資是否還有必要性這樣的問題,只能說第一概念沒有搞清楚,第二完全忘掉走過的路,忘掉我們現在的現實。
第三條,汽車工業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從經營范圍等各方面來說,現在說德國有一個汽車工業比較強,這是對的。但是你說大眾是一個德國企業,這個很難說。至少大眾現在整個銷量產量的三分之一是在中國,已經遠遠超過德國,甚至超過整個歐洲。如果再發展下去,可能成為一個中國企業。
如果說提高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競爭能力是我們剛才所討論問題的出發點,那現在我們唯一可以走的路就是更加深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整個全球化的過程中,更有效,更優化的利用全球的資源,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談不到競爭。
我就想再打一個比方,大家天天講十個饅頭的故事,至少我們沒有吃到第九個饅頭,剛吃到第三第四個饅頭。實際上我覺得連提這個問題的資格或者時間都沒有,等到吃完第九個饅頭是可以考慮,現在提這個問題有點太早。
作者:大眾在中國計劃2013年供應鏈本土化,2013年實現電動車小批量生產,2018年大批量生產,目前進展如何?2014年以后推廣計劃是否有調整,純電動車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產業相比于傳統的汽車產業面臨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張綏新:我們實現推電動車或者新能源車的計劃沒有變,現在應該有一個路線圖,還要根據市場各方面的情況再調整。目前,我們認為至少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如果要想在市場上推廣新能源車的話,解除客戶的疑慮,做插電式混合動力是比較合適的方案。就現在而言,我們基本已經研發出了兩款純電動的車,今年、明年就要上市,其中也包括一些進口的形式。不過,大批量生產的會是插電式混合動力。幾個禮拜以前我跟電動車的負責人聊,他說五到十年之內,他自己都不認為電動車的電池技術會有革命性的突破。
在這個前提下,你要想做出一輛能夠一下子開四五百公里的純電動車,也不是說不可能,但從能源的利用率各個方面來講是毫無意義的事情。拉著兩噸重的電池來回跑,沒有任何一點的合理性。這種情況下,考慮到大家短距離上下班的,盡可能減低局部的污染,插電式混合動力是比較合適的。
作者:中國在很多領域上都是世界工廠,從來沒有一個世界品牌,比如服裝、手機。在汽車這個領域上,我們都在預測中國汽車產能三千萬,四千萬,有沒有這個可能,未來中國汽車變成純正的世界工廠,沒有太好的自主品牌,像手機一樣?另外,不知道張博士有沒有看到,今年四月份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社的汽車特刊,預測2030年中國兩個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是中國大眾和中國通用。你對這個前景怎么看?中國3500萬產能的時候,中國是不是變成世界制造中心,制造的汽車拿出去賣還是在本地賣,因為本地消耗我們可能消耗不了那么多。
張綏新:我想象2030年中國汽車會是什么樣子,肯定不會有這么多廠家。我估計一共加起來不會超過10家。但本土企業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而且是在全球市場也會有他們的特色,也會做強。
要知道20年前、30年前日本車剛去德國市場被大家笑話,十多年前韓國車到德國市場被笑話,但是現在都有一席之地,中國車也會去德國市場,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這個時間點可能還有五年到十年。
你說中國是不是一個代工市場,我想說的是,有一些特殊的市場,如果你不能在當地生產,就永遠占領不了這個市場。因為這些市場很特殊,很大,你必須要融入當地,在當地有研發能力,搞出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這個意義上,絕不會到最后中國是一個代工工廠。現在,大眾賣的最好的車是朗逸,上半年一款車賣了20萬,這就是因為它是上海大眾本土化開發的產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2070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