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3(第四屆)全球汽車論壇上,大眾中國CEO海茲曼表示,當前以及未來最有力的合作伙伴關系,就是和消費者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
預計中國的汽車行業將會在未來的五年,每年保持5%到7%的年均增長,且個性化需求正在不斷地加深。與此同時,挑戰和機遇并存,市場也具有一些不確定性,比如說面臨著氣候變化、城鎮化進程以及擁堵問題和空氣污染。所以中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去解決這些生態問題,汽車行業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這是一個挑戰,不管是對于汽車行業還是整個社會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在保證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中,考慮到環境的客觀需求。
至此,海茲曼指出,當前以及未來最有力的合作伙伴關系,就是和消費者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因為和以往相比,人們更多的要渴望承諾和信任,他們希望有實質性的承諾,而且有持之以恒的價值,所以現在就處在一個價值觀轉變的階段,環保以及可持續性已經不只是宣傳的噱頭,而是成為了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參考條件。”而且現在人們對于像大眾這樣的集團提出了很多的問題,包括我們工廠的環境影響,我們產品的燃油效率,以及我們對于員工所承擔的責任,我們對于整個社會的承諾,以及對可持續發展所作出的承諾。”他說。
對于如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在海茲曼看來,生產方面,汽車行業一定要去減少能源和水資源的消耗,減少碳排放以及垃圾排放,還有溶劑排放。對此,大眾推出了藍色工廠環保理念,在所有的中國工廠去推行這樣的一個理念。新的噴漆工廠要減少90%的水資源消耗,而且每一輛車年均的碳排放要降低20%。大眾現在目標是到2015年,向我們的中國合資企業注資一百億歐元,來確保我們的生產是環保的,而且能夠推行一個低碳的消費模式。
而在產品方面,海茲曼表示從2005年開始,大眾就已開始著手減少在中國所有生產的車輛的能耗,而到2015年我們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減少11%,至2020年的目標是5L油能夠走一百公里。
具體而言,大眾集團在減少燃油消耗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呢?首先把最新的技術帶到了中國,比如說像節省燃油的TSI發動機,還有小排量的同等馬力的發動機,還有起停系統,以及制動能量技術。此外,也進入了DSG,能夠改善駕車的舒適型和燃油效率。還通過針對性的措施,比方說發動機、車身、底盤還有電子設備上減輕重量,例如推出的新款高爾夫能夠把車身整體的重量減少一百千克。
而在新能源車方面,大眾重點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這樣的一種駕車方式是非常具有良好前景的,因為你可以既享受傳統內燃機的靈活性,還可以享受零排放優勢。
員工的重要性也被海茲曼認為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東西都要靠人去完善,汽車行業需要非常經驗豐富的專家來去保證產品生產的質量,要有創新性的技術發明和高質的客戶服務。因此大眾集團也致力于提供優質、穩定的工作,為員工提供在職培訓,培養更年輕一代的工程師,在各個大學和研究機構開設這樣的研究和教育項目。而且還在中國建立了標準化的大眾集團培訓中心,讓員工具備必要的技能。
海茲曼表示,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靠三個支柱,節約資源的生產,高效的移動性和智能的交通系統,來確保駕駛愉悅,不打折扣。”所以我堅信,這樣的一些目標,中國的汽車行業需要廣泛的合作,包括和供應商進行合作,一個清晰穩定的法律框架和環境,并且能夠廣泛地和核心的行業參與者進行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呢,我們的員工要建立緊密的團隊合作精神。”他說。
來源:新華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2288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