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把萬向掙到的每一分收入都用來制造電動車。我會大量燒錢,直到成功、或者萬向崩盤為止。”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是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創始人魯冠球。這番豪言可以視為在特斯拉的主場——美國向業內風光無限的電動車制造商發起挑戰。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創始人魯冠球
今年2月,萬向成功競購破產拍賣的美國電動車巨頭Fisker。上周是魯冠球此后首次接受全面采訪。據彭博報道,魯冠球采訪中透露,萬向希望現在集中精力在美國生產,未來將在中國獲得制造電動車的許可。
魯冠球說,選擇電動車是因為萬向在擁擠的傳統車領域毫無優勢,1999年以來,萬向已合計投入人民幣50億元開發電動車。萬向聲稱,今天,共有700輛萬向產電動巴士在上海、青島和杭州試運營。
去年1月,萬向收購Fisker的電池供應商A123獲美國破產法院批準。魯冠球稱,收購大部分A123的資產使萬向具備了涉足汽車業足夠的專業知識。
去年10月,萬向獲得了中國工信部授予的客車、輕卡等商用車生產資質,這意味著農機、汽車零部件生產商萬向將增加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離電動車的夢想又近一步。此前魯冠球說過“我這一代造不了汽車,我兒子也要造。”上周他重申,如果他失敗,兒子、孫子會繼續他未竟的事業。
而萬向最大的競爭對手特斯拉也絲毫沒有放緩挺進中國的腳步。今年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Musk)預計,中國會成為特斯拉最大的市場。彭博統計,魯冠球個人財富價值31億美元,馬斯克約有92億美元。
今年4月,特斯拉落戶上海金橋并完成首批交車,旗下ModelS電動汽車售價為7.2萬美元,中國市場售價73.4萬元,現已接受中國客戶訂貨。
國泰君安駐深圳汽車業分析師陳歡瑜認為,Fisker給萬向帶來了獨一無二的優勢,擁有這家公司無疑讓萬向獲得了殺入汽車業的技術,那些技術單靠自行開發要耗時多年。
陳歡瑜預計,萬向的生產基地最終還會是中國,在美國生產只是過渡的必由之路。
來源:華爾街見聞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3160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