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七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7)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舉辦。在微型電動車分論壇上,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學勤發表了演講。據他介紹,山東微型電動車產銷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產量連續三年平均增長超過50%,產銷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2016年1-11月,新能源及微型電動車產量已占到全省汽車總產量的25%以上。提升品質,培育品牌成為產業發展的共識。
針對本場微型電動車論壇“剩者為王”的主題,魏學勤表示非常贊同,任何一個產業在發展中都會出現產品參差不齊,企業有高有低。但是按市場發展的規律最后通過洗牌剩者為王。
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魏學勤
首先,魏學勤介紹了微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背景,2009年10月23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曝光“山東成山寨汽車制造中心,產能超十萬”一時間低速電動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在調研核實情況基礎上,向省政府呈送了“需求決定市場,創新促進發展,關于山東低速電動車產業發展建議”的報告。
地方政府支持,行業自律
山東省政府對微型電動車的發展支持,推動產業蓬勃發展,先后展開調研、會議等,并以省政府名義向國務院申請在山東省開展低速電動車試點。在國家政策還未明朗之際,山東省提前探索管理辦法,2012年8月省政府辦公下發文件在全省五市、三十八個縣開展小型電動車管理試點工作,試點期為三年。從2010年-2012年,山東省財政拿出專項資金連續3年委托協會組織政府集中采購小型電動車1383輛,用于公安、交通、安監部門,在產業步履維艱的起步階段,堅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2009年9月,由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山東汽車工程學會、山東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18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山東省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聯盟”。2011年7月,聯盟發布了《低速電動車通用技術條件》,2014年6月,為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聯盟標準經過再次修訂,在全國率先正式發布了“山東省小型電動車行業標準”。針對產業發展實際,及時向省政府提出了“設定門檻,分類管理,疏堵結合,有序發展”的建議。自聯盟成立以來,定期召開全省小型電動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交流會,及時交流政策信息、行業動態、企業發展經驗,為推動產業規范有序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首先是產品通過達標驗收,截至2016年,有14家準入企業的37種產品通過達標驗收。2015年8月正式發布達標產品標識。建立準入企業退出機制,2016年7月,山東省小型電動車行業實行準入企業退出機制,對已經準入的企業及產品實行優勝劣汰,動態管理。
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市場需求拉動和生有力支持下,產銷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產量連續三年平均增長超過50%,產銷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2016年1-11月,新能源及小型電動車產量已占到全省汽車總產量的25%以上。
政策、市場、產品在變
第一是政策在變,今年以來,國家對小型電動車政策進一步明朗。10月13日五部委向國務院上報《關于低速電動車管理有關問題的請示》中提出了“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已獲國務院領導批示同意。10月28日國標委將《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標準正式立項。明確標準制定三原則:一是滿足四輪低速電動車規范管理的需要;二是保證四輪低速電動車產品安全性不降低;三是體現四輪低速電動車特有的技術特性。
第二是市場在變,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據協會統計,1-11月山東省前5家企業共生產小型電動車40萬輛,占聯盟內22家企業總產量的70%以上,企業的品牌意識增強,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第三是產品在變,產品的性能指標進一步提高;2016年5月,協會舉辦了首屆全國小型電動車測試大賽,大賽數據顯示:全國41家企業的84輛車型參賽,參賽車輛最高車速均小于70公里,有55%的參賽車輛處在40-50公里區間,平均續駛里程達到140公里,62%的車輛續駛里程大于150公里,平均百公里耗電6.97度,耗電6-8度的車輛所占的比例最大;75%的參賽車輛制動距離在4-6米區間。有65%的參賽車輛各項測試指標均達到《山東省小型電動車》行業標準。
魏學勤表示,提升品質,培育品牌成為產業發展的共識。采用新型動力電池、交流異步與永磁同步電機的小型電動車占有率大幅提高,電制動、電轉向、電空調技術逐步成熟,智能技術開始應用。企業對動力電池報廢回收、車輛安全性和售后服務越來越重視。關鍵零部件總成不斷升級。在動力電池中添加石墨烯等材料的黑金高能量動力電池;延長動力電池使用壽命的BMS動力電池的管理系統;采用無級變速耦合系統的智能雙引擎電機;靈活選擇工作模式的雙檔變速器等,使車輛在加速性能、續航能力、爬坡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關鍵零部件總成的升級,決定了整車水平的提高。
總結與建議
第一,山東立足實際,在產業發展上堅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提高”的管理思路;在產品發展中堅持由低到高、先易后難的技術路線;通過市場拉動、政策支持、行業引導和協同創新,形成了產業的先發優勢。
第二,面對2009年-2014年中央電視臺先后五次曝光山東省“老年代步車”生產亂象。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老年代步車問題不能與小型電動車產業劃等號,曝光的問題不是產業的主流,面對壓力,明確提出了“不爭論、大膽試、搶機遇”的發展策略。堅持只要有利于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有利于改善人民群眾的出行質量。國民電動車產業一定會發展起來。
第三,公平競爭是市場機制的靈魂,只有公平競爭才能保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關鍵作用。在產業發展中要通過公平競爭,使一批產品不達標的小作坊企業被市場淘汰,市場將更堅有序,產業將更加成熟。
關于微型電動車的發展方向,魏學勤建議,一是堅持“升級一批、規范批、淘汰一批”的原則,盡快構建管理體系,明確各方職責;出臺標準法規,統一技術要求,使標準法規更加符合國情;明確路權和可行駛道路范圍,制定車輛掛牌和駕駛證管理措施。二是企業要不斷提高品質、培育品牌,既要關注政策又要苦練內功,以技術保安全,嚴格把控零部件質量,嚴格車輛出廠檢測,確保整車質量安全。三是政府主管部門要朝著正向引導、規范管理的方向努力,既要強調遵守法律法規,又要尊重群眾利益,用創新社會管理的思維,解決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體制之間的矛盾,不宜采取“一刀切”政策。
魏學勤呼吁,小型電動車是產業可持續、產品可提升、市場可接受的新興產業,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只要我們堅持、自信、努力,保持產業協同創新、跨界融合,國民電動車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4770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