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視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私人消費市場啟動;2015年進入產業高速增年,以年產量37.9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偨Y剛剛過去的2016年,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2016年是新能源汽車技術提升年,產量達51.7萬輛。
1月14日,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7)在北京舉辦,聚焦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論壇上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成果、面臨形勢、存在問題和未來工作重點進行了分析解讀。
工信部部長苗圩
苗圩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起步并不早,但產業規模已經做到全球領先。從2009年開始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推廣示范工作,到2012年,共推廣了1.7萬輛新能源汽車,2013年到2014年推廣應用量達到了10.1萬輛,2015年躍升到37.9萬輛,2016年我們共生產了新能源汽車51.7萬輛,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累計推廣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
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方面,現生產使用的已經可以達到220瓦時每公斤,電池單體成本下降至1.5元每瓦時。相比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1.7倍,價格下降了60%,驅動電機的峰值功率密度可以達到2000瓦每公斤,純動力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相比幾年前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基本上能夠滿足人們日常出行的需要,社會的認可度也在明顯地提高。
新能源產業體系基本建立。新能源汽車發展帶動的上下游產業投資,貫通了包括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制造裝備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建立了結構完整、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從區域上來說,我們建成了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和中原四大動力電池產業的聚集區,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國。
企業競爭能力得到了顯著增強。2016年,比亞迪、吉利、北汽等企業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乘用車銷量前十位,國產新能源客車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已經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實現了產品、技術、標準和服務協同“走出去”。在動力電池和電機方面,福建的寧德時代、上海的精進電動,都成為了全球知名的乘用車零部件供應商。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亦在穩步推進。現在包括國企、民企都在積極地參與商業模式創新,眾籌建樁、“互聯網+”等創新的商業模式在不斷涌現,在公共場所、在單位內部、在居民小區、在高速公路上,充電設施建設全面推進。2016年新建的公共充電樁就達到了10萬個以上,是2015年的10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建成了規?;某潆姺站W絡。
舉世矚目的成績,更堅定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信心和決心。但苗圩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包括動力電池產能出現結構性過剩,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核心技術尚未突破,企業重規模而輕創新,依賴補貼等問題仍比較突出。
針對以上問題,2016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斷完善補貼政策。包括,加強產能調控,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提高了技術準入門檻,嚴防低水平重復建設;組建了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和產業創新聯盟,組織行業發布了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明確了發展目標,引導社會投資;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專項督察,嚴厲打擊騙補行為,完善了國家補貼政策,降低了部分車型的補貼標準,提高了技術門檻,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完善監管制度,加強一致性產品核查。
如何促進我國新能源產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苗圩提出了以下六點建議:
1、完善政策體系。根據技術進步與市場的發展,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建立補貼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發揮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作用,加快建立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制度,明確企業各年度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達標比例要求,為2020年補貼政策退出以后,做好后補貼政策銜接,建立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
2、健全法律法規。推動出臺道路法規,明確企業、政府部門的法律責任,建立問題企業懲罰性賠償和市場退出機制,建立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建立國家、地方、企業三級新能源汽車安全運行監測系統,清理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市場化機制來推動產能、資源的整合。
3、加大研發的支持投入。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加大對電池與管理系統、電機與電力電子等研發力度,加快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汽車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集中行業優勢資源,開展協同攻關。
4、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導督促各地出臺并落實專項規劃與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有效利用資金來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發揮行業中介組織和產業聯盟等方面的作用,推動充電設施互操作性的檢測與認證,構建信息服務的平臺,實現互聯互通。
5、鼓勵國際化發展。組建汽車產業對外合作聯盟,提升汽車企業海外服務能力,引導和鼓勵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機遇,明確目標市場,加強品牌培育,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國際工程項目協同“出?!?,選擇重點發展地區,建設產業園區,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6、發展智能網聯汽車,要以新能源汽車作為主要載體,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公關,完善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要出臺測試評價體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建立智能網聯汽車與其它泛載網絡的信息交流和協同機制,探索多領域聯動的創新發展模式。
“推動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通過控總量、優環境、提品質、創品牌、促轉型、增效益,推動汽車產業發展,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實現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弊詈?,苗圩如是說。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4849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