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給電動車充電這個問題,就連我這樣偶爾會在北京及周邊地區測試純電車續航的人,手機里也有安裝了 3 個充電 App。
每次都需要查找附近的充電站,然后再選擇已經下載 App 的充電站進行充電。并且,每個 App 里也都會剩下一部分未消費的余額。
現在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購買純電動汽車,這樣的問題對于用車頻次更高的純電車主來說會更加「明顯」。
現在這個問題終于得以解決,聯行科技正式發布全平臺產品,為「充電服務全國一張網」奠定基礎,目前全國已有 85%的充電樁接入該平臺。
聯行科技是一家獨立的第三方電動汽車生態服務平臺,為推動充電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全行業融合發展,聯行科技由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和星星充電共同創建。
在今年 6 月底,聯行科技發布了互聯互通基礎平臺,并同步發布了該平臺的第一款面向大眾的衍生產品——「聯行逸充 App」。
想要了解的小伙伴們可以閱讀《解決「充電焦慮」,聯行科技發布互聯互通基礎平臺》這篇文章。
除了針對用戶的聯行逸充 App 外,在充電服務的過程中,仍然還需要針對不同場景及不同使用者的專屬應用,才能更加完善整個充電網絡的使用與管理。
在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大浪潮下,將一切變得更智能、更便捷以及更安全成為了用車場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此,聯行科技對此前的聯行逸充產品進行了優化及擴充,由此前的單獨的聯行逸充 App 擴充至:App、微信小程序、智能車機應用三大產品,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及使用場景。
三個產品也進行了升級優化,目前聯行逸充系列產品除之前對充電站的搜索與啟停外,還可直接進行充電站導航、路徑規劃,并且還提供了停車費減免服務。
其中對于智能車機端的產品,在 HMI 設計上還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其操作部分布局在屏幕左側,顯示部分布局在右側,更方便駕駛員來進行操作,保證行駛場景中的安全性。
(現場演示車機端 DEMO)
聯行科技還將在智能車機端試行「即插即充」服務,這個有些像「特斯拉超充」的操作,無需進行掃碼等步驟,將充電槍插入車輛便可開始進行充電的啟停與自動支付。
聯行科技可以為運營商提供建站評估、店鋪裝點、活動策劃以及經營分析等充電運營全生命周期服務。在聯行逸充互聯互通平臺中,還為運營商提供了「聯行充電運營平臺」,該平臺涵蓋了營銷、監管、財務等開放、統一、智能、高效的商業服務內容。
與現場工作人員了解到,運營商也可使用自己的后臺進行日常的「樁站管理」,但無法在聯行逸充產品中發布營銷活動以及使用聯行平臺的多種大數據分析服務。
聯行科技結合大數據優勢,可以向監管部門提供地方范圍內的充電樁運行狀態的可視化顯示。并且,聯行科技還將為地方監管部門提供線上的補貼申請,從而提高相關補貼發放的效率及準確性。
聯行科技目前已接入公共充電樁 39 萬個,其中深度互聯互通達到 22 萬個,已簽約超過 100 家運營商,覆蓋城市達到 285 個。
在現場,聯行科技與諸多新能源汽車廠商、充電運營商以及出行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使得充電服務從車輛到樁站完成「無縫連接」。
聯行科技所解決的正是全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問題,對純電車主來說,聯行科技解決的正是「充電復雜性」問題。對運營商和監管部門而言,聯行科技提供的運營和監管平臺更是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聯行科技的互聯互通平臺,無疑將會給眾多新能源車的使用體驗帶來提升,并且對整個行業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03097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