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為何沒能獲得國務院審批通過,矛盾出在哪?
提問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總裝備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員 楊裕生
這是行業目前最關心的問題。的確,反復了3年之久,為什么最后沒有通過,還要多長時間才能上報?這些問題給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數。
[page]2、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何時才能有定論?
提問人:
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車技術中心總工程師 張春淮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名譽理事長 團國興
自打發布了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之后,人們普遍認為,我國今后重點是發展電動汽車,這是基于堅決執行國家能源安全戰略極為重要的決策。可后來一些部門、單位的官員、專家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又提出以混合動力路線為主、電動汽車發展為輔的路線。
新能源汽車發展技術路線直接決定著各研究機構和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也決定著技術研究方向。這幾乎是所有汽車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page]3、 新能源汽車行業究竟是冷還是熱,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支持是否需要加碼?
提問人:
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國家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 王子冬
很多人認為目前新能源車發展遇冷,我個人沒有感覺到趨冷,而是熱度依舊。當初各企業紛紛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沒有搞清楚什么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狀態下,進入到這個隊伍中來的,因此,現在出現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必然的,這與國家政策是否出臺沒有關系,更何況國家已經出臺過許多支持新能源汽車項目的政策?,F在是大家該冷靜思考一下自己該做什么的時候了。
[page]4、技術上的驅動創新,配合現有補貼政策能否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
提問人: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新能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謝子聰
商業模式有三大關鍵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如何才能有市場;第二,如何形成有市場的產品,包括它的供應體系、技術路線、管理形成;第三,如何形成可持續盈利的方式,最終目的還是要掙錢。商業模式是否成功的唯一檢驗方法就是市場,只有市場接受了才具有競爭力;市場不接受,這個模式就沒有成功。那被各車企及專家認為的”驅動創新”和目前的補貼政策能夠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商業化?
[page]5、 如何確保新能源汽車的安全?
提問人:
中華環保聯合會新能源與電動汽車儲能電源系統行業委員會副理事長、高級工程師 方英民
自燃事故在國內外都有發生,而國內還沒有出臺相關的安全標準。
以構成純電動車的重要部件鋰電池為例,動力鋰離子電池就其本身特性,存在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自身安全性;二是電池成組應用引起的電池一致性變差,尤其是循環壽命短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電池受到撞擊后容易發生爆炸或燃燒事故,這些如果沒有安全標準的話,新能源汽車安全就無法保證。
[page]6、國家是否會總結”十城千輛”工程示范推廣效果?三年計劃結束后,將會出臺怎樣的后續政策?
提問人:
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蒲延良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闞衛峰
我國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工程”已經實施了整整兩年。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已達25座,其中有6座城市啟動了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54家汽車生產企業的190個車型被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但2010年這些車型年產量僅為7181輛。不可否認,目前新能源汽車在推廣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國家層面是否會對這項工程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今后新能源汽車產業化該如何進行?如何讓全社會參與其中?
”十城千輛”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即將結束,后續的政策延續性及后續會采取怎樣的支持、鼓勵政策需盡早明確,以給相關的企業、市場以信心。
[page]7、在領導的心目中,中國新能源”國民車”是個什么概念?
提問人:
北京京儀敬業電工科技有限公司 高級工程師趙建和
中國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工業強國的標志是什么?不可能只是邊邊角角類型車,而是使用最普遍的私家車,就是所謂的國民車,可是到現在國家還沒有明確這個概念,為什么?我們問過廣大的消費者嗎?我們這么多專家領導整天爭來爭去,就是沒有消費者代表的聲音!這種討論又有什么意義呢?
[page]8、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新能源公交,何時才能向”非示范試點城市”推廣?政府補貼資金能否直接補貼給生產廠家?
提問人:
湖南南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申宇翔
在城市污染嚴重的今天,在公交領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意義已是不言而喻。但囿于新能源公交高昂的購置成本,目前國內只有25座享受政府補貼的試點城市公交公司才能采購,這種局面何時才能打破?
此外,國家目前的補貼政策采取”誰買車,補貼資金就給誰”,因此財政補貼資金都是直接撥付給試點城市公交公司。本來就承受著巨大新能源客車研發、制造成本的企業,必須開具全額發票,從而需承擔巨額購置稅。即便購置稅一時無法取消,財政補貼資金能否直接撥付到各家企業,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壓力。
[page]9、新能源汽車發展如何避免”死谷曲線”?
提問人:
北汽新能源總工程師廖越峰
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依賴國家財政補貼,有國家補貼就活,沒有補貼就死,新能源汽車何時才能市場化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
[page]10、國家鼓勵鋰電池發展的政策何時出?
提問人:
環宇電池董事長李中東
鋰電池是電動汽車的主要動力電池品種之一,目前技術革新很快,但是成本很高,需要盡快量產,才能降低成本,希望政府出臺鼓勵性措施,對于光伏電站等新能源電站采用儲能電池方面,給予鋰電池一個政策優惠。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03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