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除了長春市朝陽供電服務大廳長春共有幾處充電樁,如果我買電動充電車能不能保障正常充電呢?”作為80后的潮人一族,長春市民張爽每天都開著自己的愛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最近張爽經常在街邊見到像廣告牌一樣,大概一米多高的裝置,一邊還連著一個類似加油槍的東西。這是個什么東西呢?她后來才了解到,原來這就是電動汽車充電樁。她沒想到充電樁如此普及、便捷,1月31日剛上班張爽便走入長春供電公司朝陽分公司服務大廳咨詢,準備買一輛電動車作為2012年對自己的獎勵。
通過向服務人員的詢問,張爽了解到目前長春供電公司已經在朝陽、綠園等六個區先行建設了10個充電站。同時作為首批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資格的五個城市之一,長春市規劃三年內建成15個充電站和5000個充電樁,高新區充電站是規劃中的”第一站”。這座充電站占地5000多平方米,包括六個充電樁,一臺100千瓦交流充電機和九臺200千瓦的交流充電機,可以滿足不同電動汽車的充電、換電、維修、廢舊電池回收等需求。
與此同時,長春凈月充換電站的建設已經全面推進,工程主體框架結構已基本完成,現由于冬季天氣原因已停工,預計2012年7月投運。
聽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張爽的心里有了底,”看來買電動車還真是一件靠譜的事兒!”
長春電動車的”特殊待遇”
說到電動汽車的節能,就不得不提到電動汽車的造價。目前的情況下,制造一輛電動汽車的造價要遠遠高于燃油汽車。不過,國家為了推動電動汽車的廣泛應用,出臺了一系列的補貼政策。所以,電動汽車一旦形成批量生產,其造價也將下降到和普通燃油汽車差不多。
在購買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使用電動汽車無疑是節能的不二選擇。電動汽車的運營成本要遠遠低于傳統的燃油汽車。一般來說,電動汽車每次正常充電需要3小時左右,完成一次充電能行駛200~300千米,也就是說目前一般小型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在20千瓦時以內,按現行吉林省居民用電價格計算,一輛電動汽車行駛百公里花費大約10元錢,而行駛同樣的距離,燃油車的油耗在8到10升,至少需六七十元。
根據規定,長春市區內,新能源汽車上路行駛不受尾號限行限制。對新能源汽車用電(包括充電站、換電站、充電樁 等),按一般商業用電峰谷電價收費。同時鼓勵出租車等營運業主選擇新能源汽車。試點期間,對新成立的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出租汽車公司,在享受補貼的基礎上,政府部門另行按每輛2000元的額度一次性補助試運營補貼資金;根據城市發展需求,在未來新增出租車資質審批中,優先考慮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和個人。現有出租車車輛報廢更新時,安排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車,計劃在2012年比例達到20%左右,以后逐年提高。
電動車市場”寒冬”下的”長春模式”
被列入首批試點補貼城市后,越來越多對新能源汽車感興趣的長春人,開始四處打聽哪里能買到一輛享受補貼的純電動轎車,然而他們得到的卻是同一個回答,沒有。走遍長春車市,也找不到一輛正在銷售的純電動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而且這一局面至少會持續到2013年上半年。
面對電動車市場的”寒冬”,長春在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的建設中透露出三個思路。
思路一:公交先行,嘗試整車租賃。
盡管”糧草”早早先行,但”兵馬”遲遲未動,面對私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幾乎為零的窘境,長春市高新區政府決定首先發展純電動公交客車,通過公交客車的先行示范作用,帶動私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發展。目前首批20輛由一汽客車生產的純電動客車,已經在高新區試運行,用作高新區一些企業員工上下班的班車。
思路二:充電先行,分步實現充電和換電池業務。長春供電公司副總經濟師郭福中告訴作者,高新區這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由長春市高新區政府和長春供電公司共建,高新區政府出地、出廠房,供電公司負責設備采購、安裝、運行。在近3000萬元的總投資金額中,長春供電公司投入占到1/3。
郭福中表示,由于首批試運營的20輛純電動公交車不具備換電池功能,所以高新區充電站目前不具備換電池功能。但換電池和充電是國家電網統一推進的兩種路徑,下一步包括高新區充電站在內的長春市后續幾座充電站建設,都將本著充電和換電池齊頭并進的思路。
思路三:充分利用豐富的風電資源,打造風電、汽車的雙贏局面。如果說優先發展電動公交和充電業務,已經成為長春市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思路,那么利用吉林省內豐富的風電資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進行蓄能,則是長春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又一個嘗試。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中電新聞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08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