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褐皮書(CBB)發布,其稱中國企業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個季度,下滑“10%-11%的GDP收縮并非不合理”。報告還稱,由于全球經濟疲軟,中國第二季度業績也不佳。投資者可能高估了中國能夠緩沖全球經濟疲軟的程度。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發布的最新預測,經濟衰退已成定局,全球可能萎縮1.5%。
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稱,中國企業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糟糕的一個季度,各個行業在今年前三個月的業績都出現下滑。
更嚴重的是全球經濟疲軟導致中國經濟二季度仍然不佳,各個投資者高估了中國對世界經濟衰退的緩沖程度。
報告指出,各行業銷售普遍下滑,尤其是零售行業,同時營收和利潤也大幅下滑。報告稱,本季度“10%-11%的GDP收縮并非不合理”。
報告稱,任何復蘇都不僅取決于國內的彈性,還取決于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由于全球經濟疲軟,中國可能也不得不承認第二季度業績不佳。因此,投資者可能嚴重高估了中國的復蘇程度,進而高估了中國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緩沖全球經濟低迷。
目前從各個權威組織的預測來看,全球經濟衰退已經成為定局。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是- 1.5%,發達市場萎縮3.3%,新興市場(不包括中國)僅增長1.1%。
而且IIF表示,二季度是關鍵點。
就歐美來看,IIF進一步下調2020年經濟增長率- 2.8%和- 4.7%,即兩國均已陷入衰退。然而,預測的大部分不確定性都與H2有關。如果二季度恢復增長,前提是隔離措施減少,消費者和企業信心恢復。
昨日中金也發布報告稱,將中國2020年實際GDP增速預測從此前的6.1%下調至2.6%。短期內,全球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明顯上升,對今年中國GDP的沖擊可能達到6個百分點左右。國內體驗式消費增長在今年2季度可能難以恢復到此前高點。
報告分析,就增長結構而言,2020年出口同比可能大幅下跌18%左右,為拖累2-4季度增長的最主要因素。短期名義進口同比降幅可能更大、達到25%左右。
全球經濟學家們一再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現在他們預計本季度中國經濟將大幅收縮,這將是自1976年以來最慢的一次擴張。報告中的好消息是中國房屋銷售在崩潰后出現了初步復蘇。
報告稱,如果第二季度形勢沒有出現明顯逆轉,中國政府可能不得不考慮“更昂貴的干預”。
從3月中國央行的操作來看,目前貨幣政策沒有進一步寬松,MLF利率和LPR均沒有下調。目前銀行間流動性非常充裕,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持續在1%以下,三個月期SHIBOR已經刷新了歷史新低。
來源:正壹財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1233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