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27日上午9時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81626例,死亡1201例,治愈680例。其中,3月23-26日,這三天單日確診數量均破萬。
目前全美至少18個州已要求民眾盡可能留在家中,停止非必要的商業活動。這些州的人口占據美國總人口的近一半。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巨大經濟沖擊,美聯儲連日來已經“火力全開”,不僅將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開啟“無上限”的量化寬松模式,還動用了多個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應對工具,為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
另一方面,經過激烈的爭論,白宮與國會兩黨已就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達成一致。3月25日美國參議院以96-0的表決結果全票通過。接下來,該議案將于當地時間27日在眾議院進行表決,通過后將提交到白宮給特朗普簽署。特朗普周三對媒體表示,他將第一時間簽署。
這是美國國會有史以來通過的最大規模的經濟援助計劃,內容包括5000億美元用于援助受疫情沖擊的行業,5000億美元用于向美國家庭發放現金支票,每戶家庭最高有望獲得3000美元補助。
此外,還有3500億美元用于給小企業提供貸款,2500億用于擴大失業援助,至少1000億美元用于支持醫院和衛生系統抗擊疫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25日的視頻講話中,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呼吁各國針對疫情導致的全球貿易急劇下降采取全球解決方案。
他表示,世貿組織經濟學家正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后果,并將公布他們的研究結果以及2020年和2021年貿易預測。盡管距該報告發布還有數周,但阿澤維多表示,根據最近預測,經濟衰退及失業現象會比12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時更嚴重,世貿組織經濟學家預計貿易將嚴重下滑。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汽車當然無法幸免。隨著以底特律汽車三巨頭和特斯拉為代表的車企停產,全球汽車業進一步受重創。
雖然本周隨著美國政府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的即將達成,美國股市在十天歷經四次熔斷后迎來強勢反彈,汽車股也紛紛大漲。但這一劑強心劑能否拯救危機中的美國汽車市場,依舊困難重重。
救市在行動
上周,3月18日,占到美國汽車銷量44%的底特律汽車三巨頭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宣布停產至月底,復工時間待定。特斯拉也在次日宣布從3月23日后將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和紐約一個工廠臨時停產。
而日本三大車企豐田、日產和本田在3月18日晚間已經宣布暫停在美國或北美的生產。據了解,豐田將從23日起關閉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汽車和零部件工廠2天;日產將從本月20日至4月6日暫停在美國的生產;本田則要求北美12家工廠從23日起停工6天。
另據外媒報道,19日,大眾表示將暫停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的裝配廠生產,直至3月29日。
戴姆勒公司也宣布,從3月24日起,其位于美國阿拉巴馬州塔斯卡盧薩以及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的工廠將停產兩周。而寶馬汽車旗下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SUV工廠因受到疫情的影響也將會在4月3日開始暫停生產。
至此,疫情之下,繼主要車企在歐洲紛紛停產后,北美市場也迎來了全面緊急剎車。
IHS Markit 一項新的研究預計在歐洲、北美和拉美車企工廠的關停可能使汽車產量減少140萬。據其稱,在歐洲,裝配業務平均關閉13個工作日,這將使汽車產量減少88萬輛以上。據其估計,北美的停產將使生產平均損失6個工作日,減少48萬輛汽車的產量。
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約95%的美國汽車工廠關閉,影響到16.5萬名工人情況下,美國三月份汽車銷量預計下降90%。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也表示,受冠狀病毒影響,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可能下降16%,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國汽車銷量預計下降20%。
隨著生產中斷可能的時間變長,生產上的損失將給汽車制造商帶來直接的現金短缺。
福特汽車19日表示,公司將動用信貸額度以及暫停派息來支撐資產負債表。據了解,這家汽車巨頭已通知其貸款方,將完全使用兩筆信貸額度,包括134億美元的企業信貸安排以及20億美元的補充信貸安排。福特汽車還將暫停派發股息,以在短期內提升財務靈活度。
而近日,美國汽車業正與政府溝通以求救市。代表通用、大眾、寶馬、豐田等汽車公司的汽車創新聯盟以及汽車與設備制造商協會(MEMA)要求國會制定"制造業緊急援助"撥款計劃",保住就業機會,并防止重要制造業破產。它們希望能有穩健的信貸安排,為大雇傭方、中型制造業主和小企業提供貸款和貸款擔保,來確保汽車業“充足的流動性”。
相關團體也要求美國立法者考慮新的稅收減免措施,并推遲USMCA北美新貿易協議6月1日的生效。汽車制造商警告說,快速臨近的日期給他們施加了不適當的合規壓力,因為協議要求他們遵守新的原產地規則。
美國政府正準備救市。受國會和白宮即將達成協議,向受冠狀病毒蹂躪的經濟注入近2萬億美元消息影響,3月24日,瓊斯指數收盤上漲2113點,漲幅11.37%,收復20000點。按百分比漲幅計,道瓊斯指數創1933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而美股汽車股也集體大漲,底特律三巨頭中,福特汽車漲幅超23%,通用汽車漲幅超19%,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漲幅超10%。特斯拉漲幅也超過16%,股價收復500美元關口。
中國“避風港”不存在
疫情蔓延下美國車企的停產、救市的呼吁,在中國車市才剛剛上演,甚至還未落幕。雖然在疫情的中心湖北,企業也已陸續復工近半月,但生產恢復如常仍需時日。早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初,就有業界反思,在供應鏈選擇上,大多數企業缺少plan B的考慮,以至于陷入生產困境。如今已有部分企業在轉移零部件的生產。
據路透社3月16日報道,一家汽車供應商已將馬自達汽車公司的零部件生產從中國轉移到了墨西哥中部的瓜納華托州。為了應對產自中國用于馬自達3和CX-30車型外部裝飾的部件短缺問題,該汽車供應商將墨西哥工廠零部件的產量提高了50%,將產品空運到馬自達日本裝配線。
一位馬自達內部人士表示,相對較低的銷量和標準化的設計和生產模式給了馬自達及其供應商在考慮轉移生產方案時更大的靈活性。為了降低成本,多年來,馬自達一直致力于在其產品陣容中共享盡可能多的零件。
全球最大的汽車照明燈具制造商Koito的一位女發言人也表示,盡管公司在中國恢復了部分業務,但正準備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別處,以滿足出口訂單,目前正與客戶討論相關安排。
對大型汽車制造商來說,它們需要更多零件。因此在疫情導致的局部斷供情況下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選擇更少。雖然預計中國制造業產出需要數月才能恢復正常,但時間和成本問題意味著其他供應商將不會熱衷于效仿Koito和馬自達的供應商。
以正在加快本土化速度的特斯拉為例,它同樣面臨難題。與底特律三巨頭銷量的下滑不同,Model Y開始在北美交付、上海工廠的產能穩步爬坡,特斯拉今年50萬年銷量的計劃正一步步走向現實。
但隨著可生產特斯拉全系產品的弗里蒙特工廠停產,上海工廠的重要性凸顯。據特斯拉去年Q3 財報,相比于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同時,隨著零部件國產率的提高,成本下降會進一步提升車型銷量。易車研究院也在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一旦特斯拉Model 3捷足先登,將對奧迪A4L、奔馳C級、寶馬3系等主力產品形成沖擊,2020年就能看出沖擊效果,但奧迪、奔馳、寶馬的戰略調整與產品優化,幾乎不可能在今年實現,短期內幾乎毫無招架之力。
然而,眼下很大一部分零部件仍需進口,即便特斯拉上海工廠要實現零部件100%的本土采購,它仍無法脫離全球零部件供應鏈體系。
隨著疫情蔓延至多國,供應鏈受到沖擊,一切變得未知。
來源:中國汽車三十人智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1244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