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動汽車銷量的下降,引發外界對于電動化的擔憂。目前,車企在研發電動化技術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由于缺乏規模化效應而導致的成本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帶去與公共服務領域車輛電動化和電化學儲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提案。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工程機械和重卡的保有量近1500萬臺。曾毓群認為,這兩類車輛油耗大,污染重,每年石油消耗量相當于2億輛小轎車,而快速推廣工程機械和重卡的電動化,對于打贏藍天保衛戰、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有力對沖經濟下行壓力、打造世界級的裝備產業高地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的企業在替代工程機械領域的發動機和部分液壓傳動系統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且在產業鏈的商業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仍面臨初期發展信心不足的問題。”曾毓群表示,為了推進公共服務領域車輛的電動化,要開展示范工程加速推廣應用,要建立相關標準法規引導技術發展,要鞏固我國核心零部件的領先地位,要制定政策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從而引導產業快速發展。 在他看來,在商業模式上,通過車電分離、電池租賃模式可解決用戶對購置成本、里程等擔心,并進一步降低公共服務領域的車輛運營成本。
此外,國家在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汽車電動化發展所需的基建設施的建設。曾毓群認為,以鋰電池為主導的電化學儲能擁有場地條件限制小、選址布局靈活等特點,近年來在安全性、能量轉換效率、經濟性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并能夠完美適配5G基站建設備點、新能源汽車充電的相關技術要求。
“目前,鋰電池能夠有效推動新基建各個領域的增長,且在儲能領域的商業化應用條件基本成熟。但其大規模推廣還存在政策和標準上的問題,如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缺乏明確和穩定的價格機制、審批和管理缺乏統一的規則、儲能行業標準規范尚不完善等。”曾毓群表示,因而在本次政協會議上,他還帶來關于加快電化學儲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提案。
曾毓群倡議,強化頂層設計,將儲能納入國家能源發展規劃,明確儲能的法律地位;建立價格機制,準許電網側儲能納入電網規劃,進入輸配電成本核算;完善標準和管理體系,確保儲能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建設吉瓦時級大型儲能示范站,引領全球能源轉型,塑造中國制造新名片。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16555
以上內容轉載自第一財經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