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2020年1月,歐盟開始執行最嚴碳排放政策。
根據規定,2020年銷售新車中的95%,碳排放必須達到95g/km(2019年歐盟平均實際碳排放是122g/km),超出部分每g需要繳納罰金95歐元。
這個罰款力度有多大?
根據國泰君安電力新能源團隊的測算,要想完全避免罰款,2020年歐盟的電動車銷量必須達到187萬輛(同比增長290%),否則每減少10萬輛,大約就需交納10億歐元罰款——相當于每輛電動車隱含碳排放價值1萬歐元,數字驚人。
因此,國泰君安電新團隊判斷,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歐洲各大車企將通過轉移支付(高排放的燃油車漲價、新能源車降價),不遺余力地銷售新能源車,相關汽車產業鏈將有望迎來井噴式發展。
根據歐洲環境局(EEA)的統計,2018年歐洲13%的碳排放來源于汽車,為了減少污染并改善汽車燃油經濟性,歐盟很早就開始對汽車的每公里碳排放量作出要求。
其實歐盟碳排放目標最早于1998年就提出,要求碳排放從1998年的186g/km降至2008年的140g/km,2012年降至120g/km。
但是當時僅限于口頭協定,沒有強制約束。到2007年時,平均碳排放依舊高達160g/km,實行效果低于預期。
2009年,歐盟提出更嚴格的目標,并且開始對超標部分進行罰款,要求2015年開始乘用車平均碳排放降至130g/km以下,超額部分將交每克95歐元的罰款,
罰款政策效果明顯。2012年成員國新車平均碳排放降低至132g/km,2016年平均為116g/km。
2015年,大眾被曝出在排放測試中作弊,反應出車企在實際排放中的巨大壓力。因此2016年之后,碳排放下降已經基本停滯,且在2018年采用了新的測試方法后,排放值甚至出現了反彈。
▼ 歐盟歷年碳排放值
分為三個階段(g/km)
注:2012-2014年的目標為折算值,數據來源:JATO、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019年6月,歐盟進一步作出減排規劃,同時加大了超標后處罰力度。
規劃要求,2030年歐盟境內新車平均碳排放量比2021年水平少37.5%,貨車同期減少31%,同時提出“2025年歐盟境內新型汽車碳排放量比2021年減少15%,貨車同期減少15%”的臨時目標,即2025年達80.8g/km,2030年達59.4g/km。
僅從排放目標值來看,2020年碳排放需要較上年下降20%以上,這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 歐盟碳排放目標時間軸
2020年下降幅度最大
數據來源:歐盟環境局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相比美國和中國,歐盟擁有最嚴苛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 歐洲乘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較美國及中國更為嚴苛
數據來源:continental automotive
▼ 歐洲輕型商用車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較美國及中國更為嚴苛
數據來源:continental automotive
與其他主要國家的碳排目標對比后同樣可以看出,歐盟的碳排放政策設置的十分精細和嚴格。
▼ 歐盟最新的碳排放政策
設置的十分嚴格和精細
數據來源:歐盟環境局官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就當下看來,完成目標的難度巨大。
自大眾排放造假門之后,歐洲柴油車的比重已經逐漸下滑到30%左右,而一般來說,柴油車的排放值要比汽油車低一些。
與此同時,歐洲汽油車的占比提升至58.9%,并且銷售的新車中SUV的占比顯著提高,相較于普通轎車,SUV的排放量平均要高出12g/km。
然而,排放量最低的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插電混動)占比僅略微提高至3%。
▼ 歐盟成員國汽車車型結構
柴油車逐步下降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2019年歐盟成員國新車細分種類結構
SUV比例所有上升
數據來源:JATO、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歐洲各國中,僅有挪威的碳排放最低,為碳排放指標的遙遙領先做出了突出貢獻,但值得一提的是,挪威本身并不屬于歐盟成員國。
▼ 2018年歐洲新能源車占比高的國家
碳排放水平更低
數據來源:ACEA
根據歐盟最新提案,未來將對新注冊乘用車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法規要求的車輛進行罰款,罰款為超過95g/km的部分,每g/km處以95歐元的罰款;對新注冊輕型商用車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法規要求的部分,每g/km以120歐元進行罰款。
按照最新的罰款政策,如果車企的排放量維持2018年水平,除豐田外,2021年均將在乘用車業務被罰款超10億歐元,其中大眾將被罰款40億歐元。
▼ 歐洲乘用車銷量前十車企
按2018年排放量在歐將被罰款數額
數據來源:ICCT,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按照最新的罰款政策,如果車企的排放量維持2018年水平,標致及雪鐵龍無需被罰款,而被罰款較多的車企為福特和梅賽德斯奔馳,兩公司在2020年輕型商用車業務上將被罰款超9億歐元。
▼ 歐洲輕型商用車前十車企
按2018年排放量在歐將被罰款數額
數據來源:ICCT,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參考過去的經驗,碳排放減排途徑有四種:
①提高柴油車比例;
②提高小排量車比例;
③提高發動機效率;
④提高電動車比例。
由于柴油車比例已經在過去出現了明顯地下滑,大眾排放造假門后,柴油車減排基本無力回天;小排量車占比也已經達到峰值開始回落,歐盟多個國家SUV銷售占比提升;提高發動機效率可以階段性地滿足要求,但2025年以后將難以跟上減排標準,并非長遠之計。
因此,提高新能源汽車比例幾乎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以碳排放成績優異的挪威為例,2019年,其新能源汽車占比高達55.93%。
▼ 2019年歐洲部分國家新能源汽車占比
挪威遙遙領先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那么,如果要避免巨額罰款,歐盟要賣多少輛車才有可能達標?根據我們的推導計算,初步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2020年,可能是最難的一年,當年的新能源車銷量需達到187萬輛,增速高達290%,才能滿足最終的碳排放目標98.8g/km,且當年觸發了超級積分7.5 g/km的上限。
▼ 2020-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測算
2020年銷量必須高達187萬輛
才能完全達標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理想情況
2020年歐盟新能源車銷量
達到187萬輛,增長290%
完全不用繳納罰金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2、考慮到2020年需要實現187萬的銷量難度巨大,產業鏈的綜合配套能力也不一定支撐。
我們將2020-2021年銷量平滑一下,假設2020年銷量為120萬輛,2021年銷量為268萬輛,年均增速為120%-150%,這樣2021年可以滿足要求。
而2020年的最終碳排放為104.8g/km,一共需要繳納約6*95*1253萬=71.4億歐元的罰款。
▼ 較為現實情況假設
2020年新能源銷量為120萬輛
增速較為均衡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較為現實的一種假設
2020年歐盟新能源車
銷量達到120萬輛,增長150%
繳納約71.4億歐元罰金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3、如果2020年新能源車達到187萬的銷量,則不需要交付罰金,每少10萬輛的銷量,大約對應10億歐元的罰金,如銷量為120萬輛,則大概需要支付約71.4億歐元罰金,每輛新能源車隱含的碳排放的價值為1萬歐元,數字相當的驚人。
▼ 新能源汽車銷量和罰款金額彈性測算、
每輛新能源車的銷售隱含1萬歐元的價值
數據來源:ACEA、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因此我們判斷整車廠將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燃油車加價新能源車降價),努力實現新能源車的銷售。
這個轉移支付的措施將在考核期將近時(2020年底)尤為明顯。
隨著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實現日期的臨近(2021年),歐洲各車企制定了相應的排放目標、新能源汽車投資計劃、車型目標和新能源車銷量目標。
大眾集團目前的初步目標是在2020年銷售40萬輛新能源車,遠期目標是在2035年達到銷量的50%以上為新能源車。
戴姆勒預計2020年起smart品牌只推出新能源車,至2030年新能源車銷量占集團銷量50%以上。
奧迪預計到2025年將推出30款新能源車,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2025年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80萬輛(占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寶馬預計至2023年將推出25款新能源車,年銷量的15-25%來自新能源汽車;
沃爾沃預計到2025年全球銷量的一半將來自新能源汽車;
標致雪鐵龍預計在2021年推出15款新能源車,2022年累計銷售9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2025年實現全面電動化。
▼ 大眾集團新能源車計劃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實際上,除了歐洲之外,全球車企幾乎都在行動。
美系車企中,通用計劃在2020年前在中國至少推出10款新能源車,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車年銷量達到100萬輛;福特計劃在2022年在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乘用車銷量一半以上,在2030年電動化汽車占比達到三分之二以上;特斯拉計劃在2020年達到年銷量。
▼ 通用新能源車計劃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 福特新能源車計劃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日韓系車企中,豐田預計到2020年銷售150萬輛電動化車,到 2025 年銷售 550 萬輛電動化汽車(其中純電動車和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汽車100萬輛,油電混動和插電混動450萬輛);
本田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20款以上電動化車型,到2030年電動化車型比例占到年銷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日產計劃到 2025 年電動化汽車占銷售的40%;
現代計劃到2020年推出25款電動化汽車,到2025年推出 38 款(13款油電混動汽車,9款插電混動汽車,14款純電動汽車,2 款氫燃料電池汽車)。
▼ 豐田新能源車計劃
數據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根據統計,奧迪、寶馬、戴姆勒、菲亞特、福特、凱迪拉克、現代、梅賽德斯、豐田和大眾合計宣布在 2030年前將推出約 700 款電動車,同時,已有多家車企計劃在 2025 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超過 10%。
就在昨天晚間,特斯拉正式超過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汽車公司。而這對于全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僅僅是一個開始。
本文內容節選自國泰君安證券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電力新能源:2020年歐洲電動車銷量將井噴》、《步入加速期的全球新能源車產業——新能源車展望之全球篇》及公開信息。
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18142
以上內容轉載自國泰君安證券研究,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