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示范運行成效如何?對這個問題,很多購車族已不再關注。從節約能源到減少二氧化碳排量,政府和媒體宣傳力度不減,但礙于技術與配套設施建設尚不成熟等原因,上海純電動汽車示范運行一年后,”普通市民將電動汽車開回家”仍只是一句宣傳口號。如果說私人購買電動汽車的積極性,和政府及各機構對電動汽車產業的大力推動分不開,不如說外部環境和基礎設備建設制約了電動汽車發展。
截止2012年2月,上海機動車保有量已逾250萬輛,中心城區停車位滿足率總體為68%(其中居住區63%、非居住區76%);純電動汽車私人購買量僅40輛,一次充滿電的最大行駛距離不足200公里,建成的充電樁93個。從電動汽車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小,到不適遠距離行駛;從機動車與電動汽車兩者百萬分之十六的懸殊比例,到很難改變市民購車思維;從泊位資源緊張,到阻礙固定充電設備建設;從大規模建造充電樁,到投入成本高、維護保養難。綜合上述,無論基礎設施資源供大于求,還是供小于求。推廣和普及私人購買純電動汽車時機尚不成熟,實現電動汽車的時代還困難重重。
實際上,與居住區”停車難”問題相比,各區下屬部分企(事)業單位不僅有充分足的泊位資源,而且可以實現錯峰充電初衷。一些警務巡邏車、市容執法車、供電搶修車等公務和工作用車停車位固定,行駛范圍有限,使用頻率較高。這些優點和優勢,有利于提高純電動汽車的普及推廣,有利于非智能型充電樁的規?;ㄔO,更有利于遠程付費型充電樁的技術研發。發展電動汽車是形勢所需,轉變思路讓電動汽車從”公”開始,不僅能解決”充電難”、”充電煩”,關鍵可以提高市場需求,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解放牛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247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